1976年,尤金·科恩(A·Eugene Kohn)、
威廉·佩特森(William Pedersen)和福克斯(Sheldon Fox)创立了
KPF建筑事务所,他们希望建筑是能够融合环境并且改变环境的——这也是KPF创作的一贯宗旨。
KPF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事务所,在
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中国上海都设有工作室,在中国上海的业务范围也日益拓展。事务所致力于为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设计服务,研究范围涵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产品设计和设计制图等领域。无论是在世界各地还是中国都有相当多的著名作品。有13部专著和超过300个奖项。
KPF近十年内的作品风格多样,体现着他们在履行和扩展行业宗旨时所作出的努力。这些建筑项目遍布在美国以及全球超过35个国家里,包括学术机构、博物馆、保健中心、法院、机场、宾馆、写字楼、体育场、多功能交通中心和城市规划等,这些项目综合体现了一家国际性大型事务所的设计能力。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技术与结构观念就成为该事务所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在他们的众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K:A. EUGENE KOHN
尤金·科恩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世界建筑设计领域最权威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
日本建筑家协会荣誉会员(FAIA, RIBA, JIA)KPF建筑师事务所主席。 1976年,他与好友威廉·佩德森以及谢尔登·福克斯一起创办了KPF建筑师事务所。KPF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层建筑设计机构之一。威廉·佩特森是主要的设计KPF合伙人,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生于1938年,出
明尼苏达州。他一生设计过无数获奖作品,以
摩天大楼和超高层建筑扬名。1982年的《新闻周刊》杂志赞誉他是“当今美国高层办公建筑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佩特森是高层建筑的提倡者。他的许多学术著作都涉及超高建筑。如《都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思考》,《建筑与应用:摩天大楼的基本标准分析》。面对落成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佩特森坦言这对他漫长的设计生涯是“最重要的一座楼,对我有太多的意义。”在上世纪60年代,佩特森是
贝聿铭的合伙人。1976年,他和另两位建筑师尤金·科恩(A.Eugene Kohn)和谢尔登·福克斯(Sheldon Fox)成立KPF建筑事物所。
威廉·佩特森对超高层建筑充满了痴迷般的热爱,“有多少时间呆在地面,就应有多少时间呆在空中。”佩特森深信垂直庭院都市的概念大有发展空间。未来的都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他看来,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从物流,交通各方面来说,高楼能做到最大地容纳人口,最少地消耗能源,给都市客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佩特森的建筑思维曾受到美国著名的建筑与设计
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的批评。有趣的是,两人同住在Beresford. 有好事者评论说二者若在电梯间相遇,谈话必然有些尴尬吧。
1994年
德国法兰克福Westendstrasse 1/DG银行总部;
谢尔登·福克斯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KPF的共同创立者 福克斯以中尉身份从美军驻
朝鲜部队退伍之后,于1955年开始他的41年的职业生涯。年轻的绘图员福克斯参加了“卡恩-雅各布斯建筑师事务所”(Kahn and Jacobs)并成为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1972年,福克斯加入“约翰-沃内基合作建筑师事务所”(John Warnecke and Associates)任高级副总裁。但在四年之后,他和建筑师尤金·科恩(Eugene Kohn)、
威廉·佩特森(William Pedersen)决定合作建立独立的建筑师事务所,分别担任担任管理负责人、营销负责人和设计负责人。福克斯采用低调的管理风格,领导了“科恩-佩德森-福克斯建筑师事务所”的许多著名的设计项目。这些项目包括
美国广播公司(ABC)的6幢大楼、
宝洁公司在
辛辛那提的总部大楼和位于
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总部大楼。福克斯还担任“灯塔商业委员会”(Lighthouse Business Council)和“纽约建筑协会” (Architectural League of New York)的理事。他还是
美国建筑师协会的事务管理委员会的创始会员。
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包括学术机构、博物馆、保健中心、法院、机场、宾馆、写字楼、体育场、多功能交通中心等。其经典作品包括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
牛津大学罗瑟米尔学院,
美国今日集团总部,荷兰海牙政府办公大楼。超高层建筑是KPF的拿手好戏。全世界有200多座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是KPF的设计,在中国,包括108层的
香港九龙车站大厦、480米高的
香港环球贸易广场、492米高的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88米高的
上海恒隆广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