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141b(也称为EPIC 246393474.01)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系外行星,其轨道非常接近橙色主序星K2-141,这颗行星是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执行K2“第二次光”任务时首先发现的,后来由HARPS-N光谱仪观测到。它被归类为超短周期(USP),并被确认为自然界。它的高密度意味着一块巨大的铁芯,占地球总质量的30%至50%。
轨道参数
物理特征
像大多数已知的系外行星一样,K2-141b是使用过境方法检测到的,在这种方法中,一颗行星在我们视线和其宿主之间通过时会阻挡其恒星光的一小部分。这种方法只能确定行星的半径,而不能确定其质量。但是,还使用HARPS-N光谱仪通过径向速度法检测到K2-141b。因此,其质量也可以与其半径一起确定。该行星被列为超级地球,比地球大得多,而且质量大,但不如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大。K2-141b具有1.51的半径ř ⊕,低于1.6 - R ⊕预期大多数行星会聚集浓厚的氢和氦气大气层的门槛,将其转变为微型海王星。行星的质量证实它是岩石的。它具有5.08的质量中号⊕,这给K2-141b 8.2克/厘米的高密度,地球的密度为约1.48倍。这种高密度意味着具有大铁芯的成分占行星总质量的大约30%至50%。
K2-141b具有任何已确认系外行星的最短已知轨道周期之一。一个轨道仅需0.28天即可完成-仅6.7个小时。只有少数几个行星,包括开普勒70附近的行星,具有较短的轨道周期。在此附近,K2-141b很可能被其主恒星潮汐锁定,这意味着行星的同一侧始终面向恒星。它的半长轴为0.0074 AU,仅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0.74%。作为比较,水星的 近日点为0.307499 AU,距离太阳的距离超过41倍。
尽管具有地面特性,但K2-141b远非可居住。它非常靠近其母恒星,导致的平衡温度约为2,039 K(1,766°C; 3,211°F)。但是,实际温度可能要高得多。K2-141b的次蚀表示日间温度约为3,000 K(2,730°C; 4,940°F),结合反照率不大于0.37,或几何反照率约为0.30。需要进一步观察以区分这两种情况。
K2-141b既有岩浆,又可能有几十公里深,既有大气层又有海洋。大气的组成是未知的,但可能由在地球上以固态形式常见的汽化金属组成。据信大气层的极端风速超过每秒1.75公里。温度足够高,海洋中的岩浆可以蒸发到大气中,特别是在地球日光较热的一侧。在温度下降的大气上缘,汽化的岩浆液化,导致下雨。如果行星大气中的钠含量很高,那么固体钠可能会慢慢滑向行星海洋,这与冰川在地球上的移动方式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