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ymoon》是美国流行女歌手
拉娜·德雷发行第四张录音室专辑,该专辑监制由拉娜·德雷本人担任,标准版唱片共收录14首歌曲,于2015年9月18日通过新视镜唱片公司出版。
创作背景
2014年12月,拉娜·德雷已开始着手创作自己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拉娜·德雷为专辑创作了9首歌曲,而这些歌曲都是她为专辑精心挑选的一些作品。同时,拉娜·德雷还在创作期间录制了一首名为《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的翻唱歌曲,而这首翻唱自
妮娜·西蒙的音乐作品也被计划收进该专辑中。在此期间,该专辑原被拉娜·德雷取名为“Music to Watch Boys To”,但这个名字却在最后被“Honeymoon”所取代。
然而,拉娜·德雷之所以会为专辑取这个标题的原因,是因为她本人认为“Honeymoon”这个词代表了终极梦想的总和,蜜月就是生命、爱情、天堂、自由等等,它代表着永恒的事物。此外,拉娜·德雷也对自己这张专辑的音乐艺术风格定位明晰,表示专辑听起来会与她上一张录音室专辑《
Ultraviolence》完全不同,专辑的音乐风格会比较接近于她的首张录音室专辑《
Born to Die》,这也是她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音乐类型。
《High by the Beach》被拉娜·德雷选为专辑的首支单曲,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女孩想要摆脱并甩掉坏男孩情人的故事,是拉娜·德雷开车到许多海滩游玩时得到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拉娜·德雷主要负责编写歌词,瑞克·诺威尔斯、基隆·孟席斯则负责根据音谱制作音乐。基隆·孟席斯、帕特里克·沃伦、利昂·米歇尔和瑞克·诺威尔斯分别负责鼓、长笛、小风琴、键盘乐器等伴奏,全曲录制于The Green Building工作室。
整张专辑均由基隆·孟席斯、瑞克·诺威尔斯、本尼·本杰明、格洛丽亚·考德威尔、索尔·马库斯、特·斯·艾略特(T.S. Eliot)等音乐制作人联手为拉娜·德雷打造完成。
专辑曲目
专辑鉴赏
乐评
专辑中的14首歌曲,犹如一部组成的爱情长诗,其中的内容就好像一个痴恋女子说服爱人,一同逃离现状去度“蜜月”的故事。拉娜·德雷标志性的低音复古唱腔:慵懒、空灵、凄迷、哀艳、幽怨、怅惘的气息愈发令人着迷,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拉娜·德雷向乐迷展现的,仍是以往形象中的她。只不过这一次,她向乐迷展现的是一个更本色的“自我”。
专辑开篇即是同名歌《Honeymoon》,歌词中的女主人公对爱人发出了请求。在第2首歌《
Music to Watch Boys To》中,女主人公的爱人离开了。第3首《Terrence Loves You》是说她失去爱人时的迷惘痛苦。到第4首《God Knows I Tried》,女子去陌生之地治疗情伤,透露对爱情无疾而终的无奈无助。紧随其后的是主打曲兼第5首歌曲的《High by the Beach》,女主人公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她对男子已经释怀,并不想哀怨的去挽留对方,而是只想沉醉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但是到了第6首歌曲《Freak》,歌词中的女主人公故态复萌。在第7首《Art Deco》中,女子似乎与新的对象逢场作戏。之后便迎来第8首歌曲《焚毁的诺顿》。拉娜·德雷选这首出自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的作品打通时间线,“昔日”、“现在”与“未来”的区分不再明显,境界更加高远。过场曲后便是《Religion》,诉说女子将爱人当成宗教根本无力摆脱失爱的惆怅。
接下来的第10首歌曲《Salvatore》充满了意大利的风格情调,歌词简洁精炼,女主人公鼓励她的爱人大胆的向自己求爱。然后则是分手,拉娜·德雷为乐迷献上第11首歌曲《The Blackest Day》。后面的第12首歌曲《24》在内容上颇像专辑的开场曲《Honeymoon》,然而从结构上照应,则更像是一次重温旧梦。
收尾阶段将至,第13首《Swan Song》中的两人避世,再加上翻唱的第14首歌曲中,女主人公对爱人的自我申辩,让这部爱情长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整张专辑均祭出独立专辑的经典范式,它违背主流审美,低沉到阴郁的氛围与乐坛主旋律不搭调,彰显出另类气质,并证明了这位独立乐女歌星坚决全身心铺在独立小众群体上,服务于特定粉丝群的态度。
尽管《Honeymoon》极其私人化的情绪宣泄无法迎合大众口味,但主流价值观里的商业成功并不是拉娜·德雷的终极诉求。所以,拉娜·德雷关注打造的是让群体粉丝满意的口味,而她自己就是媒体、公众号,她在封闭的空间内极大程度网罗核心用户。最后,再为他们打造圈子化的内容。拉娜·德雷所引领的这种现象,在流行乐坛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她的这种做法并不是跟主流圈对立,而是形成很好的补充。因此,拉娜·德雷给乐坛的启示是,小而精才是人间正道。
评选
获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