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是调节
脊椎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如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两者协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睾丸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及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人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进妊娠黄体分泌孕酮。怀孕初期尿中即可出现HCG,于妊娠两个月时达高峰,临床常以此作为妊娠指标。
促性腺激素的结构
促性腺激素(GnH)包括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其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同属糖蛋白类激素,均具有二个亚基,其α-亚基三者相同均由89个氨基酸组成,各自激素的特异性在于β-亚基。FSH的分子量约为37,000,LH28,000,它们的β-亚基均有115个氨基酸。FSH在第7及第24位的二个门冬酰胺上,LH在第13及第30位的二个门冬酰胺上均各有一个碳水化合物部分。
分泌机理
FSH与LH现认为系产自不同的垂体前叶FSH与LH细胞,但亦有人认为系来源于一种细胞。FSH的分泌颗粒直径多在250~300nm,但大者可达400~450nm,LH的分泌颗粒在150~350nm之间,均呈PAS染色阳性。血清和尿中FSH及LH浓度已可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由于每日中呈脉冲性分泌,加以每月周期性改变,故变异范围颇大。FSH分泌率为每日20~50IU,血浆半衰期6小时。LH分泌率为每日500~1,100IU(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的大多数时间)。血浆半衰期70min。
GnH的生理作用(1)FSH:①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与LH一起促使雌激素分泌,进一步引起排卵。又能刺激卵泡液分泌增加,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②协同睾酮促进睾丸精曲小管的生长及精子生成。
(2)LH:①参与FSH的促卵泡成熟,排卵。随后使卵泡转变为黄体,并促进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合成分泌。②促使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并合成分泌雄激素,故LH又名促间质细胞激素(ICSH)。
(3)GnH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在卵泡期之初,孕激素及雌激素处于低水平,从而减弱了对下丘脑“紧张中枢”及垂体的抑制,“紧张中枢”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即LRH),促使垂体分泌GnH逐渐增加。在FSH和LH作用下,卵泡逐渐发育、成熟,雌激素的分泌逐日增多。当卵泡发育成熟时,体内雌激素出现高峰,大量雌激素对下丘脑“周期中枢”产生正反馈作用,促发“周期中枢”大量释放GnRH,垂体分泌GnH达到高峰,血浆LH高峰平均值达到83.5mIU/ml,FSH峰值较低约20mIU/ml。大量的LH促使卵泡成熟排卵。进入黄体期,在LH作用下,孕酮分泌渐增,伴雌激素的分泌增多。持续高浓度的雌激素和孕酮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两个“中枢”,使垂体分泌LH及FSH相应减少,如不妊娠时黄体开始萎缩,孕酮和雌激素分泌随之下降,于是出现激素撤除性的月经来潮,性激素的下降减弱了对下丘脑“紧张中枢”的抑制,GnRH又开始分泌,垂体重新分泌FSH及少量LH,新的卵泡再次发育,从而转入下一个月经周期。
女性GnH分泌的调节:①下丘脑分泌GnRH调节垂体FSH与LH的释放,而FSH、LH对下丘脑GnRH的分泌,可能具负反馈抑制作用。低浓度雌激素可使垂体对GnRH的反应加强,而高浓度雌激素和孕酮则可抑制垂体对GnRH的反应。②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调节:感官刺激(声、光、气味等)以及心理状态,情绪波动,外界不良刺激等均对GnH的分泌有显著影响,多巴胺可使下丘脑GnRH释放,从而促进GnH的分泌,而血清素及褪黑素(melatonin)的作用则与之相反。
男性GnH分泌的调节:①下丘脑GnRH兴奋垂体分泌LH及FSH。LH即ICS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分泌睾酮,睾酮则对下丘脑起反馈抑制作用;FSH协同睾酮促使睾丸精曲小管生长及精子形成,精曲小管产生一种被称为抑制素的物质,对下丘脑起反馈性抑制作用。男性GnH的分泌是持续性而不存在周期性变化。②神经系统影响:精子的发生受大脑皮质-下丘脑、嗅脑-下丘脑以及上丘脑、松果体结构的控制调节。
女性成人血清LH卵泡期均值为12.8mIU/ml(范围2~30),黄体期均值11.6mIU/ml(范围2~20);月经中期峰值83.5mIU/ml(范围40~200);FSH卵泡期均值为8.3mIU/ml(范围5~20),黄体期6.9mIU/ml(范围5~15),月经中期高峰19.3mIU/ml(范围12~30),女性绝经后LH上升约6倍,FSH约12倍,男性成人LH为10.9mIU/ml(范围6~30);FSH7.4mIU/ml(范围5~25)。女性成人尿中LH14~25IU/24h,FSH14~17IU/24h绝经期分别为90IU/24h及170IU/24h。男性成人尿中LH25IU/24hFSH11IU/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