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调第八交响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
《F大调第八交响曲》(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812年创作的交响曲,题献给莫利兹·冯·弗里斯伯爵,并于于1814年2月27日在维也纳首演。
创作背景
1812年,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前往波西米亚(今捷克中西部)的温泉小镇特普利采。度假期间,贝多芬对其“不朽的爱人”写信(此“爱人”之身份依然不明,但传闻甚多)。当时贝多芬的生活相当困窘,还因其弟弟约翰与其女管家的感情纠葛,与之发生了剧烈的争执。但可能是受暑期度假时良好回忆的影响,贝多芬很快就创作出了欢快自在的《F大调第八交响曲》。在林茨完成该作品后贝多芬将作品题献给莫里兹·弗莱斯伯爵(Count Moritz Fries),后者据说一直给予贝多芬以资助。
乐队编制
曲式结构
第一乐章
颇有活力的快板。曲子的开始是一个伶俐的整齐而互相呼应的短小主题。蓝天、白云、清风浮动、农场、朋友、音乐、一群人在草坪上轻快地舞动,那是青春、生命、美好的向往。那是内心深藏的感情,一段回不去的记忆。略微的停顿,就像是现实生活的一把手,它撕掉回忆的美好,回到现实。
节奏性的强调常常强化节奏的基本律动,能够鲜明的勾勒出节奏个性。在基本节奏的织体层次中,用另一种不同的音色周期性重叠它的节拍重音。如第13-16小节,主要前景旋律为第一小提琴,背景中的低音层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相隔纯八度演奏,和声层由第二小提琴及中提琴的震音渲染了动态的背景。而木管组以及铜管组的乐器都在强调第一小提琴旋律中的八分附点音符的后半拍以及一个四分音符。从音色上,木管组和铜管组与小提琴的音色相异,形成局部重叠。节奏上的强调使此处的力度增强,使配器布局不再单一,同时烘托了一种逐渐走向辉煌的氛围。
力度性的强调力度性的强调指的是音响上的响度,利用乐器声部的局部叠加来强调客观音响响度的增长,被强调的音在旋律以及和声上面具有特殊的意义。第165-169小节,第一小提琴演奏主旋律,单簧管、大管以及第二小提琴演奏中景的副旋律,背景层由弦乐组其他乐器的震音以及长笛、双簧管、圆号、小号的和声音层组成。和声音层中的柱式和弦音都会强调每一个小节的节拍重音,在力度上增加物理响度。而第166小节,长笛由和声音层转为八度奏主旋律,由背景转向前景,主旋律的音层增加,力度增加,响度也就随之增加,力度得以强调。局部性的叠加乐器,除了能增加音响的响度,也能够为作品的高潮作铺垫。
该作品中乐器在前景独奏乐器的使用和混合音色的使用相辅相成,用独奏的乐器来表现单一主题,混合音色来强调作品的高潮。形成了鲜明的音色对比。使整首作品的配器丰富多样。配器前景旋律中,乐器独奏纯音色的使用第5小节,前景音色由第一单簧管将主题娓娓道来,吹出较为欢快又委婉的旋律。与前四小节整体管弦乐全奏的音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背景和声音层由第二单簧管以及大管来担任,随后加入了双簧管以及圆号共同演奏。在第8小节,在相同的和声背景下,长笛增加两个高声部单音,为即将改变乐器组来呈示相同主题而作的过渡处理。配器前景旋律中,不同乐器组的音色混合混合音色丰富管弦乐色彩。第159-163小节,前景由长笛、双簧管以及第一小提琴同度演奏。长笛和双簧管属于硬质木管,色彩相近,在高音区同度奏。而此时的小提琴如它们的影子般,形成混合音色,圆号小号以及第二小提琴声部形成同音重复的背景音层,形成动态持续音,使总体的音势和威力得到增强。而单簧管和大管形成的副旋律,成为配器中景糅合在其中,为而后的高潮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该作品中采用了很多次功能分组的手法来强调不同音色的对比。如第45-51小节,前景为木管组的长笛与双簧管、大管隔三个八度奏。背景为弦乐组拨奏。小提琴强调旋律中的音头,中提琴和大提琴、低音提琴组成和声织体,为旋律提供动力性的支持。在这几小节中,织体层次在音色上无重叠,反差鲜明。在结构上,该部分为呈示部的副部主题,新的主题的呈示十分清晰明了。弦乐背景织体层丰满,木管在前方娓娓道来主旋律。渲染了一种温柔娴静的气氛。
在第152小节,旋律由单簧管与小提琴同度奏,第153小节,旋律在单簧管与小提琴长音的情况下加入长笛、双簧管以及大管形成三个八度奏出。到下一小节还原成单簧管和小提琴同度。反复进行了四次变化,背景由弦乐组震音,强奏表达了胜利的喜悦之情。这种引入新的八度音层的音色偷换赋予该线条细腻的变化。
贝多芬还运用持续音。在第24-28小节,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木管组各乐器形成和声音层,提琴组弦乐的震音作为动态的和声背景,渲染活泼的氛围。圆号形成八度的主音持续,小号演奏主音,作为主旋律的装饰性音型。而大提琴和贝斯相隔八度演奏主音持续,形成了连续八分音符的断奏。形成节奏上不同的对位。圆号的八度作为旋律与和声的中介因素,沟通了木管组与弦乐组。而小号的节奏型丰富了旋律的织体。最低音的大提琴和贝斯,在作品中形成主持续音,增强稳定性。
第二乐章
诙谐的小快板。那慢中带快,快中却慢的基调样。每一步是那样的急促,又是那样的小心翼翼。那像是在表达一种情感:“我在努力地奔跑,可是却又那样的害怕,自己又在笑着自己,那就像自我调侃的诙谐”。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维也纳宫廷沙龙风格主基调,沙哑、粗鲁、力量、对抗贯穿着这一部分,那就像宫廷里的对抗,展示着对命运的不屈服。但其中的几段“走段”片段,就像是一根宫廷与市井的纽带,让这一段染了一丝地气,多一份通俗化。
第四乐章
活泼的快板。被评价为最不似尾章的尾章,它占据着尾章的位置,却在大肆地渲染对比,其展现水准,带着人的情感又一次进入高潮,可是故事其实已经接近尾声。用一句话形容此段,那应该就是风云又起,鸣鼓收兵,意犹未尽。
艺术特色
总体特点
《F大调第八交响曲》让贝多芬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他尽情地在音乐室上释放自己的感情。或快乐,或任性,或斗争。他玩得很开心,除了开心还有那一份反抗、不屑。这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对自我的改变。与《A大调第七交响曲》比较起来,该部作品更为大胆,他选择突破自我,选择了以融合的方式表达,但又不失其谨慎。其中注入着贝多芬当时的情感,那个阶段内心的体会和深思,这包含着对过往几十年的反思,又表达着对当下的无奈,但又传达着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不放弃。
《F大调第八交响曲》虽然缺少贝多芬一贯以来的个性旋律,但蕴含了一份复古气息,从中感觉到早期莫扎特、海顿交响作品中的古典韵味。虽然很多乐评人评价这是贝多芬的倒退,但是很多人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让人愉快的优秀交响曲,其间充满了智巧、幽默的成分。如果说前几部交响曲是贝多芬在表达自己,在证明自己,在阐述那个时代的特征,第八交响曲则更多的是把它定义为人到暮年对生命的回忆。它包含的情感更为复杂,不再单一。
配器手法
贝多芬在《F大调第八交响曲》中展现了他的配器手法,一是管弦乐织体因素的强调——在细小的部分对旋律主题进行不同方式的强调,是该交响曲最大的特征;二是运用不同的音色结合方式——单音色与混合音色的使用,不同部分的音色偷换的手法,功能分组以及持续音的应用等。这让编制相对简单的交响曲变得丰富,所以直至几百年后,这部作品依旧成为研究贝多芬晚期配器应用的重要作品。
乍看之,交响曲的配器织体简明。但实际上,它的细腻之处超于对它的初步判断。单单从管弦乐织体强调的手法,就可以看出作曲家在配器上进行的巧妙。而不同音色的结合方式,单音色与混合音色的对比,音色偷换的使用,也让人在专心听一种音色时,感受到了乐器悄悄的在改变。而功能分组以及持续音的技巧,在整个作品中,显得举足轻重。这种简洁而又清晰明了的乐队配器,用极少的配器层次,勾勒出了一曲欢快而又鲜活、脍炙人口胜利之歌。
作品评价
《F大调第八交响曲》篇幅短小、简单,和声语言古典、结构严谨,素材集中、节省。尤其是它具有无标题音乐最独特的抽象性、典型的逻辑思维和结构思维,整部作品就像严谨的数学题,很想海顿,不失贝多芬的温情与力量。贝多芬是地地道道的英雄,是永远不会屈服、永远自信、坚定不移地走向光明的统一人格。ta1所有的交响曲都是高度统一的风格——贝多芬的风格。只是当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他的创作时,给听众留下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曲目单。(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邵恩 评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04:55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乐队编制
曲式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