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着装成本”的英译是Cost Per Wear,简称
CPW。 “每次着装成本”的消费智慧完全可以从着装推广到其他消费和
投资领域,进而上升为一种生活智慧。
基本信息
“每次着装成本”的英译是CostPerWear,简称CPW。具体算法是,假如你掏3200元买了一双意大利小羊皮鞋,让朋友们点评—下你的消费,主要会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说值,另一种说太奢侈,没有必要。值与不值,让我们来算算CPW:这双鞋至少能够穿上350次,每次使用它的成本就是:3200÷350=9.15(元);如果再穿上一年,那么到它报废时,这双鞋的CPW就是:3200÷715=4.48(元),换言之,—双价格高达3200元的皮鞋,穿一天的成本不到5元。
又假如你买了一双100元的帆布鞋。
帆布鞋的做工不如前者,也许你穿了3次便不再穿了,那么它的CPW将高达33元!买意大利小羊皮鞋究竟值不值,在数字面前,答案一目了然。可见,使用率最高的最便宜。
“每次着装成本”的消费智慧完全可以从着装推广到其他消费和投资领域,进而上升为一种生活智慧。我有一个朋友是设计师,在创作之余,喜欢购买富有设计感的东西,包括精致的玩具。问题是,他太在乎所买的东西是不是大牌,对于非大牌的,即使物美价廉,也一概瞧不上眼。后来,他接受了CPW的消费观念,对于上品,已经心中有数,不再迷恋大牌,转而热衷去淘一些大家都不了解的小牌,并经常使用它们,尽可能提高它们的使用率,在享受莫大乐趣的同时,也促使自己的消费行为更加趋向于理性和环保。
我的另一位朋友则喜欢买兰花,但他纯粹是个兰花炒作的跟风者,无视兰花的天然价值。买来所谓名贵的兰花后,自己并没有在兰花身上得到什么“实用”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准备长期持有,慢慢培养生活情趣,反而在“击鼓传花”的投资游戏当中损失惨重。他买的最贵的兰花是10万元,这株兰花在他那里只呆了一周,最后的售价居然不过1000元。其中的教训可以说十分沉重。
普通人没有更多的机会去购买并不实用、使用率也较低的兰花。我们常见的主要消费误区集中在诸如掏100元买一双帆布鞋,却仅仅穿了3天就束之高阁,或者白白扔掉;再看看我们的衣橱,里面的衣物不断增多,直至被塞满,而有的衣服穿过一次便永久遗忘,有的只是用来炫耀和满足购物欲的,有的甚至只是从众跟风,心血来潮地买回来,第二次看它时后悔得脸都绿了。如果我们按照CPW的观念去消费,去生活,就不至于撑破自己人生的衣橱,填塞进太多“每次着装成本”过高的东西。
对于收入不太高的普通人来说,CPW的生活智慧更加重要,随着“每次着装成本”的抬高,相较于富人,我们的生活质量只能更明显、更严重、更难弥补地降低。
租来的奢侈
如果你只有100块钱,却想背一个名牌包包去公司年会上给自己撑面子,那就用租的吧。
“So,租得起谁还买?”这是我的朋友Annie的名言。她前不久去香港,在GUCCI的店里看到款古董包,一见钟情。可一问价格就泄了气,12000元——不过她可是干时尚编辑这行的,回上海后,她很快在淘宝上找到了一家网络租赁店,从6000元的LV,到8000元的PRADA,再到万元典藏版的GUCCI,应有尽有。
原先不过是适逢公司年会才租一款,到后来,只要是新买的衣服又没包搭了,就来租个包包让它们“物有所值”,一天费用平均都在80元至100元左右。
在网络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租不到的。租包租首饰租名车等都算是OUT了,超前的“哈租族”已“租”出了新花样——
一是租卡。健身会所每年几千元的会费太贵,新鲜劲过了就不去了,不如想去的时候花10元租上一张。
二是租宠物。一只沙皮狗,一天才20多元钱,据说它还被调教得相当懂事,想抱抱的时候就去租吧。
三是租“人”。千万别以为是“租”个女(男)友回家过年的老土版本。如今网络上可谓是人才济济,没人做饭,可以租个厨师;组织活动可以租个策划团队;结婚可以租个伴郎或伴娘……
正如“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害怕租的东西随时会被还回去,反倒格外珍惜起来。租来的东西虽然不属于自己,但是带来的乐趣和经历却会永远地留存下来,也许这就是租的最大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