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0攻击机
美国一型重型对地攻击机
AC-130攻击机(编号:AC-130,绰号:Air Gunship,译文:空中炮艇/武装飞船,通称:洛克希德AC-130空中炮艇,又称:死亡天使/空中地狱),是美国一型重型对地攻击机。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美军面对着大量缺乏防护但数量众多而零散的越南游击队、村庄、车队等目标,对付这些目标以各种口径的枪炮最为有效,且使用费用较为合理。因此美军需要一种火力强大、留空时间长的攻击机。美军很快便将C-47、C-119、C-130等运输机进行改装,在机门、机舱侧面等加装搜索瞄准装置和枪炮,增加武器挂架,形成了“空中炮艇”。其中最早的空中炮艇一代改装,是以一架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为基础所改良、浑名“魔龙喷喷”(Puff the Magic Dragon)的AC-47“幽灵”式(Spooky)空中炮艇。之后美国空军又以费尔柴德C-119“飞行货车”式(Flying Boxcar)运输机为基础,开发了AC-119G“暗影”式(Shadow)与AC-119K“蛰刺”式(Stinger)空中炮艇。由于越南除重要城市外防空火力不强,这些原本生存能力较差的运输机也足以对付地面目标,给越南军队人员、车辆、物质造成了很大损伤。
建造沿革
1967年,美国空军决定改装C-130为新一代的“飞行炮艇”,以取代载重量、飞行性能都难以满足作战需求的AC-47炮艇。同年,第一架AC-130A在怀特-佩特森空军基地改装完毕,在机舱前门加装了望远镜式的夜视设备,在起落架舱前部加装第一代前视红外设备,机身上安装了若干门25毫米机炮,原型机使用模拟式火力控制系统。
1967年9月,AC-130A原型机前往越南进行为期90天的实战试验。随后开始批量改装AC-130投入越南战场,作战时常常与AC-119混编。在服役期间,AC-130迄今共出现过四种不同的版本,分别是洛克希德负责改装的AC-130A/E/H三型,由罗克韦尔(Rockwell)负责的AC-130U“幽灵”式(Spooky)以及最新的AC-130J型。按照1998年货币价值,H型造价5229万美元,U型造价8110万美元。
服役历程
越战结束之后,所有幸存的AC-130A与-130H型机全都返回美国本土,由驻扎于佛罗里达州艾格林空军基地的第1特殊任务大队操作。原本机上所装的前射与后射机炮陆续被撤除,并在1978年时加装空中加油口。在1990年代前期的“特殊任务火力加强”(Special Operations Force Improvement,SOFI)计划中,这些AC-130H改装了最现代化的各种感应器、火控电脑、电子反制装置(ECM)与导航、通讯设备。
越战之后,AC-130攻击机又被用于古巴格林纳达战场、巴拿马战场、海湾战争、索马里战争以及巴尔干地区纷争中,虽然AC-130飞机装备精良,但在过去的战争中也有过被地面炮火击中的情况。在各次战争行动中已有8架飞机被击中,其中6架是在越南战争中,2架分别在科威特和索马里的战争中。
1995年9月10日,机龄老旧的5架AC-130A“沙漠风暴”全部除役,军方还正式替它们举办了一场纪念仪式。在5架退役的飞机中,机尾编号53-3129、昵称为“第一夫人”(The First Lady)的AC-130A“沙漠风暴”其实是以1953年时第一架从洛克希德位于佐治亚州的厂房滑出的C-130原型机改装而来。退役后的“第一夫人”号被安置在艾格林空军基地武器博物馆中,作为永久展览用途。但较新颖的AC-130H则在改过编号的第16特殊任务中队中继续服役,驻扎于佛罗里达州赫伯机场。
2001年,又有13架AC-130U飞机投入使用,美国空军“空中炮艇”部队总共拥有8架于1969年开始服役的AC-130H,以及17架服役期长达20年之久的AC-130U。美国还在对AC-130H/U飞机进行改进,要进一步提升了它们的攻击能力,使其能在防空武器的有效射程以外,对敌人发动致命攻击。
2002年4月,美空军开始考虑为AC-130改进火炮,并在中期和远期的改进使该机具有部署无人机系统的能力,或进一步以该机为基础产生新的火力/侦察概念平台。新的火炮将使用某些新改进弹药,采用改进的自卫概念和航电设备,改装发动机。AC-130U可能使用30毫米机炮代替25毫米加特林炮和40毫米博福斯火炮,同时改用精度更好的新型105毫米炮弹,30毫米机炮采用Mk44型“大毒蛇”II 机炮,这样可以使特种作战司令部使用空军库存的标准30毫米弹药。除进行对AC-130的近、中、远期改进计划制订外,美军还研究了机载激光、改装C-130或C-17、隐身垂直起降飞机或空间飞机的“空中炮艇”方案。
2003年10月,通用动力公司从波音公司获得一项价值4900万美元的合同,为AC-130U研制活动炮架。该飞机是正在实施的一项称之为“兵力结构增强”的计划,是将4架C-130H2运输机改装为AC-130U“沙漠风暴”武装运输机。该武装运输机将装备两个活动炮架,每个活动炮架有一个武器装弹控制面板、弹药箱和装弹系统,可使飞机同时瞄准射击两个目标,射击距离最大1千米,命中精度很高。
2005年1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波音公司签署一项价值1070万美元的合同项目,洛·马公司将为美空军的AC-130U“沙漠风暴”提供多光谱传感器系统,该项合同只是初始合同,是系统研制阶段的合同经费,预计洛·马公司在该项目上最终能获得3500万美元的合同。洛·马公司提供的多光谱传感器系统将用于替代AC-130U“沙漠风暴”上的全方位电视光电传感器,多光谱传感器将第三代红外传感器技术与图像增强的低照度电视摄像机有机的综合一起,从而为AC-130U“沙漠风暴”提供防区外能力,并改进昼夜目标识别能力以及提高在高威胁环境下生存能力。
2006年11月,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正在探索其未来近距空中支援飞机的概念,而现役的AC-130H/U“空中炮艇”飞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战使用已帮助它认识到了对未来“空中炮艇”飞机的两点要求:飞行速度应更快,应具备精确打击能力。主张配置激光武器减少“空中炮艇”在城镇作战环境下造成的附带损伤,但是此研究还建议保留飞机的动能武器,因为榴弹炮的火力更为强大。美国空军同波音公司签署了3千万美元的合同,目的是在2008年8月的地面测试的基础之上,继续研究及测试先进的战术激光系统。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AC-130攻击机为适应特别行动的高要求,对原有的火力系统和传感器作了较大的改进,它能够在不同的情形下进行连续、如外科手术般纵深的精确的空中打击。当环境允许时,AC-130能有效执行以下任务:近距空中支援(CAS)、间接行动、武装侦察、战斗防御、护送(军队、海军、火车、旋转翼飞机)、监视、作战侦察与营救、空降服务、一定的空降指挥与控制。 这些重型飞机的侧翼武器与精密的传感、导航和火力控制系统相联接,能够在夜间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战,它在平等飞行和盘旋时都能开火,对地面部队进行空中支援时特别有效。
气动结构
AC-130攻击机的动力装置、尺寸、性能数据与C-130基本相同。AC-130与C-130的主要区别是,在左侧机身上有高高隆起的天线整流罩、气流挡气罩、炮管以及相应的辅助舱口和炮眼。在机翼下的挂架上还有电子对抗吊舱。由于有众多武器和电子设备,AC-130可能是除了预警机之外机组成员最多的军用飞机。H型上的成员包括:五名军官(驾驶员,副驾驶,领航员,火力控制军官,电子战军官)和九名专业成员(飞行工程师,电视操作手,红外传感操作手,装弹手,五名炮手),U型上减少了一名炮手。
动力系统
AC-130攻击机动力采用四台阿里讯(Allison)T56-A-1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推力4910马力。AC-130U型配备四具艾利森T56-A-1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武器系统
最初
AC-130攻击机初期型号上使用从7.62毫米到20毫米的各种机枪机炮;并携带大威力的重磅炸弹,如用于铲除大面积丛林的重型BLU-82炸弹。不论初期型号还是经过改装的先进型号,AC-130都是一种挥弹如雨的攻击机。它一分钟内发射出的弹药,可以与一个步兵营在整个战役中使用的弹药量相比。
AC-130H
AC-130H型使用一门105毫米榴弹炮,改进自陆军的105炮,炮管缩短,并配有专用炮架,加装反后座装置;该炮开火时带来的巨大后坐力甚至能改变飞机航向,因此机舱内还专门配备有制退器,当火控官大喊“开火”后,榴弹炮在滑轨上剧烈地向后制动,并凭借液压缓冲器复位,随后再重新装填炮弹;该火炮发射的105毫米口径炮弹,重13.61千克,弹长914.4毫米,备弹量为100发,其中24发和70发分别装在机体前部和后部的弹药箱,炮弹内装有5磅高爆炸药,能以每秒470米的速度射向目标,其弹片的杀伤半径达约38米。
AC-130H在驾驶舱后面的侧壁上装有两门M61型“火神”6管20毫米航炮,每门备弹3000发,正常射速为2500发/分,最大射速为6000发/分,每分钟可向目标倾泻7200枚炮弹。
AC-130H还装有一门“博福斯”式40毫米自动炮,备弹256发;机上还安装了两挺7.62毫米机枪,并携带激光制导炸弹。
AC-130U
AC-130U将原本在AC-130H上的两门M61机炮换装为一门GAU-12型五管25毫米转膛机炮,其他武器包括1门侧向的40毫米“博福斯”炮,每分钟射速为200发,1门M102型105毫米榴弹炮和最新型的目标探测火控系统。上述武器均由先进的探测和火控装置控制,包括先进的多座火控雷达和热成像仪,同时设有各种武器和巨大的光学和热成像观瞄吊舱。这些装置中包括侧视多模式攻击雷达,该雷达不但能够用于搜索瞄准目标,还能测算40毫米和105毫米炮弹的命中点,于瞄准点进行比较,随即同步对枪炮进行瞄准修正,提高命中率。
美国特种作战部队装备的AC-130为提高作战生存力,重新设计新的轻型弹药箱,采用整体式结构,取代原来的前后分置结构,将其置于机体后部,保持飞机重心处于安全飞行范围,便于射手装弹操作,同时增大备弹量,同原来的弹药箱相比,重量减轻了454千克,不仅可以多装炮弹,而且飞机可以飞得更高。
航电系统
AC-130攻击机换装了APQ-180攻击雷达,更新战术态势地图,改善机上航空电子、电子对抗、弹药和火控系统的软硬件。“空中炮艇”能在现代战场上所向披靡,还要归功于它的光电系统、红外传感器以及计算机火控系统。这些系统能够确保“空中炮艇”在黑暗或者低光条件下对目标进行极其精准的打击,大大提高了“空中炮艇”夜间执行任务的能力。
AC-130H型的电子设备也很先进,能够保证其以超低空的高度飞入预定空域。这些电子设备有惯性导航系统、“培康”和“罗兰”-C无线电导航系统。前视红外装置、激光目标指示器、环视雷达和微光电视摄像系统。为了更好地观察地面,机上还有探照灯。AC-130H的自身防护系统也很好。它有自动告警装置、电子干扰设备、红外诱饵吊舱、空中加油装置等等。机上装备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飞机提供精确攻击位置,并且随时向其友军报告目标位置。机身下部加装了防护装甲,一般的轻武器很难击穿它。
AC-130U型加装了AN/APQ-180合成孔径火控雷达,该雷达用于F-15E战斗机,可以进行远距离目标探测和识别。并可以在没有地面观察员的情况下,通过查看其弹着点来调整火力。以往的型号只有驾驶舱有增压设备,U型的整个机舱都具有增压能力。这使得AC-130U比以往的型号能飞得更高,从而减小了耗油量,增大了航程,并扩大了机上传感器的搜索范围。U型上配备更先进的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用于干扰防空火力。
作战方式
AC-130攻击机任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敌方的地面防空能力。AC-130最占优势的是夜间行动,在白天,它的弱点非常明显,当地面防空能力弱时,它的威力极其明显。选择在阴天行动,可以削弱地面防空对它的威胁,但它必须依靠雷达作为唯一的传感器。雷达引导的防空高射炮、地对空导弹等可以严重削弱它的空中打击能力。如果预先了解、掌握敌方的雷达系统,可以在飞机出动前先进行雷达干扰或SEAD(抑制敌方空中防御),SEAD更为重要。如果要在防空能力明确的敌对领空进行行动,可以采取提高飞行高度的方法,但是,传感器的性能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而且因为地面范围的增加,火力的精确程度也会有所下降,使飞机打击点目标的能力下降。在防空能力强的领空行动时,因为要限制使用激光照明,因为这种照明使地面更容易发现飞机。
AC-130可以一次性在空中飞行12小时,可携带几千枚炮弹,搜索目标精确率高,还有顶级的传感器保护自己免受导弹的袭击。在战备飞行时,机上可携带10吨弹药。从2000英尺高度下降到80英尺时,通常由地面部队使用的榴弹炮每分钟可以发射10发炮弹,高爆炸性105毫米的炮弹每枚都装有5磅的TNT,炸毁建筑物轻而易举,杀伤半径达1500码,还有25毫米加特林机关枪后援。在驾驶员座舱后边还有两枚20毫米“火神”旋转炮。安装在机身下方的摄像机在确定了目标之后,就会立刻把相关信息反馈给机上的电脑,随即就会进行致命攻击。可以通过做环形飞行而集中火力攻击一个目标,因为飞机在做倾斜转弯时依然能够准确射击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AC-130A
1965年时,美国空军航空系统部开始将第13架次的量产型C-130A(机身编号54-1626)改装成空中炮艇二代标准,改装范围包括加装4具20毫米火神炮,4挺7.62毫米多管机炮,热焰弹发射装置与改良过的目视瞄准系统。这架试作机在1967年末于越南进行实测成功之后,LTV电子系统(LTV Electrosystems)立刻获得一纸合约,将7架JC-130A导弹追踪机改装为AC-130A。实际量产版本的AC-130A拥有与试作机相同的火力设定,但多了包括APQ-133信标追踪器、AN/APQ-136移动目标显示雷达(MTI radar)与新式的类比式电脑及其他传感设备。在1968年底之前,已经有4架AC-130A开始在驻扎于泰国乌汶(Ubon)的第14空中突击大队(14th Air Co毫米ondo Wing)服役。之后,空军试验性地在一架C-130上装上两具电脑火控的40毫米L/60博福斯炮,以取代原本的20毫米版本(Suprise Package,“惊吓套件”计划),并又在“快速铺路”计划(Pave Pronto program)中根据前述标准追加改装了9架C-130A,并加强其雷达与火控系统。
AC-130E
由于AC-130计划的成功,美国空军在“铺路鬼怪”(Pave Spectre)计划中将11架C-130E改装为空中炮艇,而成为AC-130E“鬼怪”式(Spectre)。新的规格包括更重的装甲、包括APQ-150信标追踪雷达在内的更优异航电功能、与更大的载弹量。自1973年起,10架在战火中幸存的AC-130装上了升级版的艾利森(Allison)T56-A-15发动机,成为AC-130H。AC-130在越战期间的最后一次改良,是在“铺路神盾”(Pave Aegis)计划中,换上了火力惊人的105毫米榴弹炮与雷射瞄准定标器。
AC-130H
1973年“鬼怪”型,自1973年安装了功率更大的T56-A-15发动机后,AC-130E被改为AC-130H标准型。用于越南战争的最后一项研制工作是按照“铺路掩护”计划安装了105毫米榴弹炮和激光目标指示器。AC-130H直到1990年才完成改装,进入部队服役。
AC-130U
19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最新型“幽灵”,该机是C-130H的改型,为了活化特殊任务部队的作战能力,1987年7月罗克韦尔公司获得合约开始新机种的建造,以13架新出厂的C-130H为基础进行武装化,而第一架AC-130U是在1990年12月20日首度试飞,并自1991年9月起在加州的爱德华空军基地(Edwards AFB)进行密集测试。作为AC-130H的升级类型,AC-130U的装备和作战能力更胜一筹。
AC-130U“幽灵”型武装攻击机具有先进的传感系统、新型火力控制雷达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它还具有超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和红外线预警接收器,并能在夜间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飞行,并能够从距离目标1200米远的地方直接发动攻击。
除了强大的火力外,新版的空中炮艇也在电战能力上拥有大幅的提升。主要的设备包括休斯AN/APQ-180主要火控雷达,德州仪器AAQ-117前视红外仪(FLIR),波尔航太附有雷射定标仪与测距功能的全主动微光夜视摄影机(装置在机首下方突起的炮座上,拥有360度的环景视野)与罗克韦尔ALQ-172电子干扰器及其他反制干扰物(热焰弹等)的发射装置。以4架IBM IP-102任务电脑串连起来的主控单元让AC-130拥有同时攻击两个目标的能力,而组合了惯性导航系统与美国国防部的导航之星(NAVSTAR)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提供AC-130U全天候的任务飞行能力。
AC-130J
2017年9月30日,美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布拉德·韦布宣布,美空军的第四代“炮艇机”,AC-130J“幽灵骑士”(Ghostrider)武装运输机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此时,美空军已接收了6架AC-130J,该机将用来取代现役的AC-130H/U/W武装运输机。
AC-130J将配装1门30毫米和1门105毫米火炮,其中前者的射速可达每分钟200发,后者实际上是安装在飞机上的榴弹炮。该机还配装AGM-176A“鹰狮”导弹,并将能够搭载“海尔法/地狱火”导弹,“蝰蛇打击”(Viper Strike)炸弹和GBU-39“小直径炸弹”以及AGM-176空地导弹“格里芬”的智能弹药发射装置。“蝰蛇打击”炸弹是一种长90厘米的无动力滑翔炸弹。这种武器重20千克,机翼折叠时直径为130毫米。因为“蝰蛇打击”炸弹垂直落下,所以其更适合用于城市作战。它的战斗部重量只有1.8千克,炸药重量占不到一半。这意味着可能对目标附近平民造成更小附带损害,但是其威力和精度足以摧毁目标。该机在未来还可安装激光武器,或者一群无人机。“蝰蛇打击”炸弹是一种长90厘米的无动力滑翔炸弹。
AC-130J比AC-130H/U/W重量更轻、飞行速度更快、作战效率更高,耗油率也降低了25%~30%。该型机采用六叶螺旋桨取代了早期型的四叶螺旋桨,有助于提供更多推力并提高效率;最大速度可达670千米/时,最大航程4830千米,是AC-130U的两倍;最大飞行高度达8500米,比AC-130U高910米。
服役动态
越南战争中,AC-130攻击机首先使用,曾炸毁1万余辆军用车辆,并有力地支援了无数次地面营救行动。
1983年10月,格林纳达战场,紧急狂暴行动中,AC-130飞机压制了敌方的防空系统,猛烈攻击敌方的地面部队,确保其他美军部队顺利实施空降,完成战略计划。
1989年,巴拿马战场的正义之师行动,AC-130飞机是攻打巴拿马国防部大楼及其他军事指挥设施的闪亮角色,它是那次战役中惟一担负近距离火力支援的飞机,它们准确凶猛的火力,使多支在地面行动的美军部队转危为安。
1991年,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有5架AC-130H曾参与过沙漠风暴行动,负责在夜间任务中攻击地面目标,但不幸在沙特阿拉伯海夫吉(Khafji)坠毁了其中一架。
1994年,索马里战争以及巴尔干地区纷争中,美军都派出了AC-130战机参战,又有另一架AC-130H在出兵索马里时折损。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AC-130负责日常巡逻任务,在执行攻击任务时,对地面重要目标实施强大火力攻击。AC-130还可与无人机联合作战,实时接收地面指令,精确打击地面重要军事目标。
2011年,在美国于4月初从利比亚空战撤出所有战机之前,国防部宣布A-10和AC-130飞机已在3月26日开始参与利比亚上空的作战行动。
2018年,AC-130活跃在打击IS极端组织的最前线。
总体评价
AC-130攻击机装置有各型口径不同的机炮,乃至于后期机种所搭载的博福斯炮或榴弹炮等重型火炮,对于零星分布于地面、缺乏空中火力保护的部队有致命性的打击能力(空军世界评)。
AC-130攻击机十分庞大,飞行缓慢,对于敌人的战斗机或者严密的防空网络无计可施。美国在越南损失了若干架AC-130,而另一架在海湾战争期间被一枚肩扛式导弹击落。但是,AC-130绝对可以把敌人的地面阵地摧毁成碎片。它可以无休止地在敌人的阵地上空周围徘徊,发射密集的火力(科普中国,腾讯网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5 11:54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