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冲锋枪
冲锋枪
85式冲锋枪,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一种新型7.62毫米口径轻型冲锋枪,1985年完成设计定型。85式冲锋枪是中国特种兵(如:炮兵、侦察兵、通信兵、防化兵、装甲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的单兵自动化武器,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可单、连发射击。
发展沿革
85式轻型、微声冲锋枪是中国第二代冲锋枪,也是中国第二代轻武器的代表作之一,二者组成一个小的枪族,统称85式冲锋枪,两枪除消音筒、枪管部件不能互换外,其他零部件均可以互换。85式轻型、微声冲锋枪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5年设计定型。两种冲锋枪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冲锋枪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85式冲锋枪研制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军品科研重新走向正规化时期。197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统一组织各种武器装备的科研、设计、试制、定型、生产。同年还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中取消的驻厂军代表制度。之后,经中央军委决定,又组建和充实了各军兵种和总部所属的武器装备论证机构,负责论证拟研制装备的论证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为武器装备的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85式冲锋枪的诞生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79式冲锋枪设计定型后,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故障率高、威力不足。在确定研制第二代冲锋枪后针对79式冲锋枪的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继续以51式手枪弹或其改进型为基础进行新冲锋枪的研制;二是以56式步机枪弹为基础进行研制,大幅度提高武器的威力。经过充分论证,考虑到冲锋枪的作用主要是特种作战,并且在轻型冲锋枪的基础上可以扩展出微声冲锋枪,因此最终决定以51式手枪弹为基础进行第二代冲锋枪的研制,并扩展出微声冲锋枪的功能。由于有了前期充分的论证、研究,85式冲锋枪的研制可以说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主要着眼于在79式冲锋枪基础上进一步减轻重量,简化机构,提高可靠性,当时军方提出研制的指导思想是结构简单、改善性能、提高寿命。
85式冲锋枪在研制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多家单位参加了选型。最终经过多轮样枪的试制和试验选型,9616厂的方案胜出,并成功通过国家靶场试验,于1985年获准定型。
研制历程
技术背景
“冲锋枪”是国内对“submachine gun”的称呼,港澳地区则一般采用“轻机枪”或“手提式轻机”之类的叫法。按照《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中的定义,冲锋枪是“单兵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轻型全自动枪”,注意“发射手枪弹”和“轻型全自动”这两个关键词,国内对冲锋枪的划分方法是习惯以这两个关键定义作为分类标准的。冲锋枪通常是指双手持握、发射手枪子弹的单兵连发枪械,曾被称作 “手提机关枪”。它是介于手枪和机枪之间的武器,比步枪短小轻便,便于突然开火,射速高,火力猛,适用于近战或冲锋,因而得名 “冲锋枪”。
竞争激烈
当时同时参加研制的单位有4家。即208所和9616厂共同研制的轻型冲锋枪,另外还有126厂仿制的芬兰9mm杰迪-玛蒂克轻型冲锋枪、9726厂仿制的波兰9mm Wz63(PM63)轻型冲锋枪和5206厂仿制的以色列9mm乌齐轻型冲锋枪等。显然,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其他几个厂家都是仿制外国的冲锋枪,只有208所和9616厂是自行设计,难度大,压力也很大。但是,项目组按照领导机关“把基础工作搞扎实一些、原理性工作多做一些、研制周期尽量短一些”的要求,发挥厂、所相结合的优势,奋发图强,进行多方案论证和优化设计等,终于抢先完成了设计定型任务,使85式轻型冲锋枪不仅被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装备,而且还被列为中国国庆40周年的13个阅兵项目之一。
其他3家单位研制的冲锋枪各有缺陷,最终出局。其中:126厂仿制的芬兰9mm杰迪-玛蒂克轻型冲锋枪在进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时,由于机构动作不可靠而出场。9726厂仿制的波兰9mm Wz63(PM63)轻型冲锋枪在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时,因可靠性差和弹匣等零、部件不能互换而遭淘汰。不过,该枪后来进行了外贸设计定型,被命名为82式轻型冲锋枪。5206厂仿制的以色列9mm乌齐轻型冲锋枪最终也走向了外贸设计定型之路。
设计特点
85轻冲
85式7.62毫米轻型冲锋枪(简称:85轻冲、85冲锋枪),主要由6大部件组成:即枪管、机匣、枪机、枪托、弹匣和发射机等。枪管有导程为240毫米的4条右旋膛线,弹膛由4个锥体组成,枪弹壳以斜肩在第二锥体上定位。85式7.62毫米微声冲锋枪另有两个部件,即消声碗和消声筒。
85式轻型冲锋枪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一种新型冲锋枪,1985年完成设计定型,国产85式7 62毫米轻型冲锋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如:炮兵、侦察兵、通信兵、防化兵、装甲兵、中降兵、海军陆战队)的单兵自动化武器,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可单、连发射击。瞄具是片状准星,觇孔照门翻转式表尺。主要以单发和点射火力杀伤200米以内敌有生目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此枪的主要优点是可发射51式和64式手枪弹,发射64式手枪弹消声果最好,噪声可减少到80dB,发射51式手枪弹时,消声效果稍差。
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可单、连发射击。瞄具是片状准星,觇孔照门,翻转式表尺。此枪全长869毫米/631毫米(托伸/托折),空枪重2.5千克,30发弧形弹匣供弹,发射中国64式7.62毫米手枪弹时,弹头初速300米/秒,理论射速800发/分。
它是中国79式冲锋枪的简化型,此枪的主要优点是可发射中国51式手枪弹和64式减速手枪弹。85轻冲,重量适中、枪身短、操作灵活、反应快,较好地为特种作战提供便捷之处,从而弥补了手枪及步枪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山地、丛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战及解救人质的战斗中,85(微)冲的战术地位就更加明显。
武器具有以下优良战、技性能:.一是双保险,安全系数大。双保险机构就能有效地防止武器的偶然发火,避免走火和误伤事故的发生。二是枪托侧向折叠,提高了射击精度。三是使用弹药的种类多:85冲锋枪即可使用64式7.62毫米微声冲锋枪弹,又可使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这对提高弹药利用率、枪种弹药的互换性、方便生产等方面均有很多益处。85轻(微)冲在枪托折叠与展开的情况下均可实施单、连发射击,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但从携行和动能力来讲,85轻冲更便于乘车在狭窄地形上使用,为特种兵遂行战斗任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枪全长628毫米/444毫米(托伸/托折),空枪重1.9千克,30发弧形弹匣供弹,弹头初速500米/秒,理论射速780发/分。
自动方式
85式冲锋枪的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式,发射时火药燃气压力通过弹壳底部作用在枪机上使之后坐,同时把弹壳紧紧地压在弹膛壁上,由此产生的摩擦力将阻止枪机的运动。当弹壳被拉出弹膛时,弹头早巳飞出枪口,膛内压力也急剧下降,枪机惯性后坐并压缩复进簧,后坐到位后,复进簧伸张,枪机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进到位完成惯性闭锁。自由枪机式由于没有闭锁机构,完全靠枪机的运动惯性和摩擦力实现闭锁,因此尽管机构动作简单,但是在设计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弹壳过长,过大的摩擦阻力会使弹壳拉断,所以自由枪机式武器一般采用弹壳较短的手枪弹。摩擦力小而枪机后坐速度如果过快,由于膛压还很高,就可能出现炸壳或弹壳纵向破裂的现象。由于枪机后坐速度不太大,所以起到了惯性闭锁的作用。也就是说为了防止枪机后坐速度过大,自由枪机武器一般采用弹头质量与初速较低的手枪弹,枪机也应有足够的质量。
为了防止弹壳的纵向破裂,可靠地密闭火药燃气,弹壳的锥度应较小。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对多种枪机质量进行分析和试验,经过优化设计,最终选定的质量为550克。
自由枪机式武器结构简单,易制造、易维修、维护与训练,抗污垢能力强。但较重的枪机在自动循环过程中撞击大,容易影响射击精度。
理论射速高,机匣易被火药燃气熏污,只适合初速低、弹壳锥度小的手枪弹。
机柄保险
85式冲锋枪设计特色之一是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拉机柄保险。机匣呈圆筒形,对全枪起连接作用,其前端连接接套,后端与尾铁相连。枪管尾端与接套连接,枪机在机匣内作纵向运动。85式冲锋枪的机匣左侧有小孔,当枪机在前方位置时,拉机柄插入孔中并回转90度后,枪机就不能运动,可防止武器偶发火,从而起到保险作用。解决了困扰自由枪机武器易走火的难题,排除了在做战术动作时会走火的隐患。
退壳机构
退壳机构抽壳机构和抛壳机构组成。抽壳机构属于弹性抽壳机构,抽壳钩在枪机上。抛壳机构属于刚性顶壳机构,抛壳挺固定在机匣上。
枪机后坐时,抽壳钩将弹壳从弹膛内抽出,当枪机后坐到弹壳底面碰撞到抛壳挺时,弹壳即从机匣右上方被抛出。
枪托
枪托为折叠式,由尾铁、肩托、枪托杆和卡笋等组成。枪托为直移式斜面卡笋刚性定位,可向右侧折叠,结构紧凑合理,折叠后贴身舒服稳定,不挂扯衣服。枪托与尾铁的接触面为小角度斜面。如有磨损可自动补偿,保证枪托摆动量处于最小状态,有利于射击精度。
供弹
85式轻冲、微冲两枪的弹匣通用,为30发弧形弹匣,由弹匣体、输弹板、输弹簧等组成。通过内部结构优化保证了一种弹匣4种不同形状的枪弹共用,即51式手枪弹、51式平头弹、51式钢珠弹和64式微声手枪弹,体现出了85式冲锋枪的设计特色。
特点概览
85式轻冲初速为500米/秒,全枪重1.9千克,全枪长682毫米,枪托折叠时长为444毫米。85式微冲初速为300米/秒,全枪重2.5千克,全枪长869毫米,枪托折叠时长634毫米。两支枪的理论射速为800发/分,有效射程200米,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精度高、工艺好、成本低、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两支枪组成一个小枪族。归纳起来,85式冲锋枪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采用自由枪机自动方式和非切削一次成型工艺,以及管材和普通机床就能加工的圆柱回转体零部件,结构简单,工艺好;
二是体积小,重量轻,布局合理;
三是瞄准系统设计合理,不仅瞄准基线长,而且准星/表尺缺口适宜,还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精度的有效措施,如果需要还可安装各种光学瞄准镜,所以精度好,尤其是点射精度更好;
四是设有快慢机保险、拉机柄保险和击发前的机械保险,尤其是拉机柄保险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克服了自由枪机自动方式易走火的通病;
五是双推杆发射机构动作可靠,完全可以从机构上保证减少自由枪机式武器容易出现单打连的几率;
六是弹匣不仅容量较大(30发),而且适应51式平头弹和51式钢珠弹;
七是注重一件多用的设计,利于减少零件,而且附件随枪带,方便分解和擦拭等。
85式冲锋枪在样枪阶段曾像“司登”冲锋枪一样被人嘲笑为“玩具枪”,不过两支冲锋枪最终经受住了考验,在实战之中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各种质疑的声音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弹药种类
85冲锋枪即可使用64式7.62毫米口径微声冲锋枪弹,又可使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这对提高弹药利用率、枪种弹药的互换性、方便生产等方面均有很多益处。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可单、连发射击。瞄具是片状准星,觇孔照门,翻转式表尺。此枪全长869毫米/631毫米(托伸/托折),空枪重2.5千克,30发弧形弹匣供弹,发射中国64式7.62毫米微声冲锋枪弹时,弹头初速300米/秒,理论射速800发/分。
85微冲
85式微声冲锋枪(简称:85微冲),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一种新型冲锋枪,1985年完成设计定型,主要用于侦察兵、伞兵和其他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
它是64式微声冲锋枪的简化型,其外形和消声机构与64式冲锋枪一样,有些机构则与85式轻型冲锋枪相同。
此枪的主要优点是可发射51式和64式手枪弹,发射64式手枪弹消声果最好,噪声可减少到80dB,发射51式手枪弹时,消声效果稍差。
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可单、连发射击。瞄具是片状准星,觇孔照门,翻转式表尺。此枪全长869毫米/631毫米(托伸/托折),空枪重2.5千克,30发弧形弹匣供弹,发射中国64式7.62毫米手枪弹时,弹头初速300米/秒,理论射速800发/分。
瞄准基线
85微冲的瞄准基线比85轻冲的瞄准基线长(85微冲为319毫米,85轻冲为295毫米)。因而85微冲的射击精度要高于85轻冲,且使用范围广于85轻冲,如果从弹头的杀伤效能比较.两种武器弹头的侵彻力则旗鼓相当。可见,两种武器相比,既具有共同的优长,也有各自的特点。
消声效果
85式微声冲锋枪是在85式轻型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的,可以发射51式手枪弹、51式平头弹、51式钢珠弹和64式微声手枪弹等4种枪弹。用以替代64式微声冲锋枪,主要装备侦察兵、伞兵、空降兵和其他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85式微声冲锋枪的消声效果好。其消声器的结构类似64式微声冲锋枪的消声器,但对消声碗和弹头通道尺寸都进行了优化设计,消声效果明显优于64式微声冲锋枪。
85式微冲枪管较长,前方在阴线上开有螺旋形的4排各9个侧排气孔,使得枪口排出的火药燃气大大减少,显著降低了膛压。从膛口排出的燃气再经过10个消声碗的作用,使燃气压力与速度不断下降,起到了消音、消焰与消火光的作用。另外,微声弹采用亚音速飞行,减少了弹道激波,使火药充分燃烧减少枪口压力等措施也起到了消音的作用。
85轻(微)冲发射时.声音比步机枪小得多,特别是85微冲因加装了消声装置变型而成,在消声筒内盛装并固定了一个大消声碗和十个小消声碗,使其微声、微光、微烟(三微)性能良好。使用64式7.62毫米微声冲锋枪弹,在宁静的夜晚单发射时,距离枪口100米处任何地方听不到枪声(微声性);距离枪口50米处看不到光(微光性)和见不到烟(微烟性),使85微冲更易达到隐蔽、突然的目的。85轻(微)冲使用的是51式手枪弹或64式微声弹,在枪托折叠与展开的情况下均可实施单、连发射击,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且微冲还具有“三微”效果,为特种兵遂行战斗任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实战运用
85轻冲,重量适中、枪身短、动作灵活、反应快,较好地为特种作战提供便捷之处,从而弥补了手枪及步枪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山地、丛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战及解救人质的战斗中,85(微)冲的战术地位就更加明显。武器具有以下优良战、技性能:.一是双保险,安全系数大。双保险机构就能有效地防止武器的偶然发火,避免走火和误伤事故的发生。二是枪托侧向折叠,提高了射击精度。三是使用弹药的种类多:85冲锋枪即可使用64式7.62毫米口径微声冲锋枪弹,又可使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这对提高弹药利用率、枪种弹药的互换性、方便生产等方面均有很多益处。85轻(微)冲在枪托折叠与展开的情况下均可实施单、连发射击,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但从携行和动能力来讲,85轻冲更便于乘车在狭窄地形上使用,为特种兵遂行战斗任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枪全长628毫米/444毫米(托伸/托折),空枪重1.9千克,30发弧形弹匣供弹。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0 16:38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