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代号:Echo class Ⅱ,译文:回声Ⅱ级),是
苏联海军隶下的一型巡航导弹核潜艇,是苏联海军第二代巡航导弹核潜艇,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苏联研制成第一代
627型攻击核潜艇后,就进一步循着三个方向发展核潜艇,一是研制
671型攻击核潜艇,二是研制
658型战略核潜艇,三是研制65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由于65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装载的P/П-5反舰巡航导弹(北约称“沙道克”SS-N-3反舰导弹,实际导弹本身代号为4K-95,P-5指整个导弹系统)及后续型号只能打击陆上固定目标,不能打击海上移动目标,为了对抗美国攻击型航空母舰的威胁,苏联又在658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675型核潜艇。
1958年,苏联政府向红宝石设计局下达了675计划的设计要求书,总设计师不变,仍为设计659型的II.II.普斯腾采夫,对675型作战目的要求主要为可攻击活动目标并仍具备攻击海岸固定目标的能力。与此同时,P-5巡航导弹的设计单位苏联第52试验设计局(原属A·H·米高扬设计局,成立于1955年6月)在总设计师B·H·切洛梅伊的带领下,又以P-5导弹为基础发展出了岸基反舰型P-5S(SSC-1A)、舰射反舰型P-35(SS-N-3B)、潜射反舰型P-6(SS-N-3A)巡航导弹,其中P-35和P-6分别在1959年10月和12月进行了试射,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服役,成为当时苏联海军最重要的反舰武器。
1961年,P-6巡航导弹在
613型潜艇(北约称W级)的改进型644“双筒”型上成功试射,红宝石设计局结合已研制成功的659型以及装备P-6巡航导弹的644型的成果,成功设计了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将65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及其后的巡航导弹潜艇全部归类为SSGN,即巡航导弹核潜艇,并将659型命名为“Echo class”,即回声级,由于苏联随后研制的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和659型外型相似,又建造于同一个时代,因此北约将它们统称为回声级,为加以区分,将先研制的659型称为“Echo class I(E-1)”,即回声I级,后研制的675型称为“Echo class II(E-II)”,即回声II级。
建造沿革
1961年5月30日,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首艇K-166在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现称
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厂)开工,1962年9月6日下水,1963年10月31日服役,之后1963年至1968年间总共建造了29艘,其中在北德文斯克建造了16艘,在苏联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共青城造船厂(现称俄罗斯阿穆尔斯克造船厂)建造了13艘。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原型艇装备的为P-6巡航导弹,后经过现代化改装,装备了其它不同型号的巡航导弹,改装后的主要潜艇型号有675MK型和675MKB型。其中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的16艘中有2艘改装成675MK型;3艘改装成675MKB型;1艘K-28于1968年10月至1975年1月按675МУ型改装;1艘K-47于1970年按675K型改装;1艘K-170于1978年由苏联孔雀石设计局按675H型改装成为一艘潜水员母舰,剩余8艘未作改装。共青城造船厂建造的13艘中有7艘改装成675MK型,1艘改装成675MKB型,其余的5艘未作改装。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675MK型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改装的2艘分别是1977年11月至1982年3月改装的K-104和1978年12月至1982年3月改装的K-128;而在共青城造船厂改装的7艘分别是,K-175,1974年2月至1978年3月在中修时改装;K-184,1975年10月至1978年6月中修时改装;K-189,1976年12月至1982年7月中修时改装;K-57,1977年6月至1978年1月中修时改装;K-56,1979年8月至1986年11月中修时改装;K-204,1972年10月至1977年12月中修时改装;K-23,1979年3月至1984年12月中修时改装。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675MKB型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改装的3艘分别是,K-1,在1981年2月至1985年12月在中修时改装;K-22,1985年12月至1987年12月中修时改装;K-35,1986年8月至1990年9月中修时进行了改装。在共青城造船厂改装的为1982年11月至1988年9月中修时改装的K-34。
服役历程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中,在北德文斯克建造的16艘全部都在苏联
北方舰队服役,其中K-116于1966年4月转入太平洋舰队服役,而在
共青城造船厂建造的13艘均在苏联太平洋舰队服役。有14艘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一直服役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部于1989年起陆续退役,1994年最后一批675型正式退役标志整个回声级核潜艇退出历史舞台。
技术特点
艇型结构
艇型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为双壳体结构,上层建筑和指挥台围壳都较大,在上层建筑的舷侧比659型多了2座导弹发射筒,共设有8座P-6导弹发射筒。675型艇艏采用楔形,为了安装声呐基阵,下部做成球鼻艏,艇艉部为扁平形尾。675型耐压艇体采用AK-25强钢制成,厚度22至35毫米,圆柱形结构,艏艉端为截头圆锥体,肋骨由对称球扁钢和焊接工字钢制成,肋距600毫米,非耐压艇体则由低磁钢制成,外敷有反声呐涂层。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采用了BM-A压水反应堆,苏联最初的核潜艇包括627型、658型和659型的第一代核动力装置也都采用了该型反应堆。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机械振动强烈,螺旋桨的噪声以及较大的上层建筑中有流线形很差的用于排气的管道,使艇的噪声很大,低磁钢制造的非耐压艇体也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裂缝而锈蚀。
舱室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全艇分为10个耐压舱室,这几乎和659型的分舱相同。从艇艏至艇艉分别为首舱,含鱼雷舱和住舱;2舱,含住舱和前蓄电池舱;3舱,含导弹控制部位和后蓄电池舱;4舱为中央舱,即中央指挥部位;5舱为前辅机舱,有柴油发电机等;6舱为反应堆舱;7舱为主机舱;8舱为后辅机舱,含汽轮发电机及推进电机;9舱为居住舱;10舱为艉鱼雷舱。如果把2舱和3舱两个蓄电池舱并成一个,则其分舱布置就和627型的一样,另外这两舱间的舱壁为平面舱壁,由10毫米厚AK-25强钢制成,舱壁两侧的承压能力是相同。而627型则不同,还保留了613型潜艇、
633型潜艇(北约称R级)和
611型潜艇(北约称Z级)那样的球面舱壁。
武器系统
基本配置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和同时期的
651型潜艇(北约代号J级)都装备了同型号的P-6巡航导弹,P-6导弹是在P-5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的,用于装备潜艇以打击水面舰艇。P-6导弹长10.8米,直径0.9米,翼展3.02米,射程350-450千米,飞行高度400-7500米,飞行速度400米/秒,起飞重量5680千克,在弹尾的下部采用两台固体燃料起飞助推器和涡轮喷气发动机,只能从水面状态发射。
675型还总共携带有20枚鱼雷,在艇艏设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一说4具533毫米和2具400毫米)可发射53-65M或53-65K鱼雷,无备用雷。两型鱼雷的战术技术性能实际一样,都是53-65型533毫米鱼雷的改进型,都是尾迹声主动自导反舰鱼雷。也有资料介绍,两者用的氧化剂不同。艇艉设有4具406毫米鱼雷发射管(一说2具400毫米),可发射МГТ-1鱼雷,这是一型潜用声被动自导电动反舰鱼雷,采用银锌蓄电池,速度28节,射程6千米,由于МГТ-1的战术技术性能较差,后来被СЭТ-72鱼雷所取代。СЭТ-72是双平面声主被动自导鱼雷,采用银镁海水电池,速度40节,射程8千米。
作战流程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通常情况下,在作战海区得到使用导弹对敌作战的指令后,先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并与图(ТУ)-95Р/ц/RT或图(ТУ)-16P/РЦ侦察目标指示飞机建立联系,飞机上装有“成功”航空侦察系统,潜艇接收飞机(以后发展到来自卫星)所发出的水上目标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在潜艇上的雷达控制系统上显示出来。在对目标的击毁概率进行评估后,如决定攻击目标,潜艇进入战斗航向,开始做好发射前准备工作。导弹发射时,潜艇完全浮出水面,在液压系统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导弹发射筒升起成15°,之后打开筒盖,先用助推器将导弹射出筒外,然后使主机进入飞行工况工作,同时将折叠式的机翼在导弹出筒时展开。当最后一发导弹发射后,对导弹进行制导的“自变量”火控系统在指挥台围壳首部的天线装置转动至180°工作状态,在不工作状态时,天线后部的导流罩则成为指挥台围壳流线型的前壁。
675型作战上浮后会进行两次齐射,每次发射4枚导弹,齐射间的间隔时间为12分钟,进行第1次齐射的准备时间为3分钟。齐射时,每发导弹在射击面的控制是由一名操作员按雷达显示屏上的方位标记来进行的,在达到导弹的计算航程时,按操作员的命令,接通导弹的雷达瞄准器和用于将瞄准器捕捉到的信息进行传输的发射器。在雷达捕捉到目标后,按操作人员的命令,导弹转入自动制导工况。如果需对打击目标进行选择的话,则可从导弹发向潜艇的目标雷达显像中,由潜艇选中,并发出选择哪个目标的命令。这样,在遥控工况完成后,潜艇下潜,导弹即在自导头的作用下,和目标保持接触,可降低飞行高度至100米飞向目标。设计师考虑到潜艇在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时可能会发生敌情,需要紧急规避。这种情况下发射工作可随时中止,并在发射筒盖开启的情况下下潜,海水进入发射筒。因此,设置了专用的失事吹除水舱用于吹除,以补偿潜艇由于发射筒进水而损失的浮力,但是进水的发射筒不能超过3个。
导弹升级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最初装载的是8枚P-6巡航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超视距反舰导弹,同时也是第一种装在潜艇上自导引的导弹,该型导弹不仅具有自带雷达的导引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使用目标指示雷达系统从侦察目标指示飞机上接受目标信息,实现超视距打击。随后的1963年,苏联成功研制了P/П-500“玄武岩”反舰巡航导弹(北约称“沙箱”
SS-N-12反舰导弹,苏联设计代号为4K-80),该导弹长12.4米(有11.7米的报道),直径0.88米,翼展2.6米,与P-6导弹相比尺寸没有很大改变。P-500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寻的,和P-6导弹一样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和起飞助推器,速度为1.7马赫时射程为500-55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2.0-2.5马赫,弹头为35万吨当量核弹头或1000千克烈性炸药。由于当时技术所限,该型导弹仍然需要在完全水面状态发射,且必须以大约20分钟的时间才能发射全部导弹,苏联海军总共改装了9艘换装P-500导弹的675MK型潜艇和1艘675МУ型潜艇。
1979年,苏联第52试验设计局又研制出了P/П-1000“火山”反舰巡航导弹(苏联代号3M70),和P-500导弹一样也是有涡轮喷气发动机,但是它的起飞助推器更强,采用了“奢侈”的钛合金材料,并减轻了装甲。虽然关于P-6和P-500导弹战术技术性能有一些不同的报道,但都差异不大,不过极少见有关P-1000导弹的报道,连外形图也没有,只知道导弹的射程增大到了约700千米并且能在水下发射,发射筒的内径也大些,1981年起共有4艘675型被改装成装备P-1000导弹的675MKB型潜艇。
水声系统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最初安装的声呐与J级相同为第一代声呐“北极站-M”,后来在675МУ型及其它改进型号上换装为第二代声呐МГК-100“刻赤”,这比“北极站-M”搜索距离要大。
艇电系统
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装备有“自变量”导弹火控系统,对导弹进行制导的火控雷达以及接收飞机发送的目标指示的“成功”目标指示雷达,后来在改进的675K、675МУ、675MK和675MKB型上还安装了用于接收卫星指示的“燕子-Б”目标指示系统,675МУ型还将“成功”目标指示雷达换成“成功-У”型,将“自变量”导弹火控系统换成“氩-K”。675型的导航系统为“力量-H-675”型,包含天文导航系统“坚琴-11”。雷达包括РЛК-10“信天翁/海鸥”雷达和“涌浪-M”搜索雷达,潜望镜有ПЭНГ-10指挥潜望镜和ПР-14潜望镜,在现代化改装后的艇上,还装备了“闪电”型通信系统。此外,还有“灯塔”型电罗径、ЛР-2型计程仪、НЭЛ-6型回声测深仪以及“柳树”型短波无线电发射机等。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675MK型
水上排水量5090吨,水下排水量6500吨,主尺度、动力装置、水下航速、下潜深度均同675原型一样,艇员107人。675MK型装安装有“燕子-Б“卫星目标指示系统,潜艇也因此在指挥台围壳中加装有桅杆式制导雷达天线,用于导弹卫星瞄准。675MK型还通过将潜艇导弹发射筒肋骨移到筒的外表面加大了发射筒的长度和筒的内径,并且用“氩-K”导弹火控系统取代了“自变量”,“氩-K”系统和导弹起飞准备系统一起,使齐射时能发出全部8枚导弹。675MK型装备的是P-500巡航导弹,该导弹齐射时首先能在导弹之间分配打击目标,也能从目标的队形中选择目标,每枚导弹还装有无线电反干扰系统,弹体有部分装甲。
675MKB型
水上排水量5375吨,水下排水量6819吨,主尺度、动力装置、下潜深度等也均同675原型一样,但水下航速22节,比675型低了1节。也装有“燕子-Б”卫星目标指示系统,导弹火控系统更新为“氩-KB”,也能和导弹起飞准备系统一起,一次齐射发出全部8枚导弹。为使新型的МГК-100“刻赤”声呐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将主声呐的导流罩结构和外形都作了更改。非耐压艇体也将低磁钢换成了高碳钢,发射筒和上层建筑都装有用舷外海水的外喷淋系统。K-1艇最初装有直角形的气体档板,但由于不能保证在导弹起飞时可靠地排出气体,使得艇体外壳板受到部分损坏。因此后来在其余的艇上,气体档板改用防火钢制成,厚度也增大。675MKB型除装备有新型的P-1000巡航导弹外,还装备有对空导弹“箭-3M”(北约称
SA-N-8舰空导弹,苏联代号9M36),在K-1艇上用于贮存该型导弹的弹药箱在指挥室围壳内,仅携弹6枚。而在675MKB型的其它K-22、K-35和K-34艇,弹药箱则在艇尾部上层建筑甲板的下面和指挥室围壳内,因此都可携带18枚。
服役动态
服役事故
1970年6月20日,K-108艇与美国海军“遍罗”号核潜艇在
鄂霍次克海水下45米左右深处相撞,K-108的外层壳体受损,VIII舱和IX舱受损,“遍罗”号核潜艇指挥台围壳受损并严重漏水,无人员伤亡记录。
1972年6月,K-131艇在
巴伦支海试验场作战斗准备进行机动时于水上状态和
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C级)的K-320艇相撞,非耐压艇体的首端及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受重创。
1973年,K-1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在120米水深处,航速6节时,撞到了浅滩的斜坡上,首端的非耐压艇体和声呐基阵受到严重损坏。1978年8月12日重新执行任务,但8月13日右舷的齿轮传动汽轮主机又损坏,8月17日左舷的也损坏。
1973年6月14日,K-56艇与苏联科学研究船“贝格院士”号相撞(一说拖船),艇首被严重损坏,潜艇非耐压艇体和第2舱的耐压艇体被撞出裂缝,水淹没舱室,有资料报道舱内的艇员牺牲27人,K-56艇座在岸边的浅滩上,后被拖船拖回船厂进行翻修。
1976年4月18日,K-116艇和一艘内燃机船相撞,非耐压艇体受损。1979年7月2日又在一次水上状态时航行中,左舷的反应堆出现故障,活性区失去密封性,艇员受到超剂量辐射,同时由于舱室进水和设备受到放射性污染,反应堆舱的设备损坏。
1976年8月28日,一艘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红色近卫军”号被一艘美国加西亚级护卫舰“沃奇”号紧追不舍,于是突然发飙以半潜状态撞向“沃奇”号。
1976年9月24日,K-47艇在北大西洋航行时因VIII舱中电路短路引发大火,3人死于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之中。
1977年8月28日,K-22艇在大西洋西部(一说地中海海域)与美国驱逐舰/护卫舰“Voge”号相撞,两舰同时受到重创,K-22艇1号导弹发射筒、非耐压艇体首端、指挥台围壳和一些升降桅杆装置受损,第4舱部分进水,艇自行返回基地后进行翻修,“Voge”号艇艉重创丧失动力。
1979年7月2日,K-116艇在日本海域由于左堆冷却棒耗尽而发生反应堆事故,一些艇员受到核辐射影响,当时没有人员伤亡。
1984年6月18日,K-131艇从执行作战任务返回航行于巴伦支海的时候,由于VIII舱违反安全规定操作起火,最终使用化学窒息系统才将火灾扑灭,牺牲了13名艇员,潜艇也不能航行最终上浮。
1985年8月10日,K-431艇在港中给反应堆灌注燃料时发生爆炸,10人当场死亡,艇上发生大火,将反应堆舱淹没后大火才熄灭,300人受到严重辐射污染并在随后数年死亡,因有丧失稳性和浮性的危险,K-431最终被拖往岸边坐沉浅滩。
1985年9月,K-175艇执行作战任务,在南也门亚丁进行计划预防性检修时,两个反应堆的活性区密封失效,应急屏蔽脱落,K-175不得不返回基地。1986年11月,K-175在港中停泊时又发生反应堆发生事故,反应舱内发生爆炸并将港口污染,当时无人死亡。1989年10月,K-175中止了进行的翻修,之后不久退役。
1989年6月26日,K-192艇(原K-172)右反应堆第一回路发生异常而停堆,核辐射通过第一回路扩散,无人当场死亡,但随后全部艇员都被检查出被辐射污染。
1987年,K-204艇转入预备役,并进行中修。1991年1月,K-204艇进行修理工作时,两舷的蒸汽发生装置损坏而停止修理工作,并开始吊出活性区。
1991年1月,K-23艇由于下潜系统的原因,下潜深度减少到100米。
服役任务
K-47艇,在大西洋执行过4次作战任务,为时243天,航行183983海里。1970年至1975年进行了全面的“燕子-Б”型卫星目标指示系统试验,试验是在航行和战术训练中发射实弹的情况下进行的。1976年11月至1978年12月和1986年8月至1990年9月进行了中修。
K-56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执行过3次作战任务,为时313天,航程124649海里。
K-23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执行过战斗任务,为时415天,航程114681海里。
K-57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执行过9次作战任务,为时513天,航程252119海里。
K-74艇在大西洋共执行过10次作战任务,为时253天,航行227803海里。
K-1艇曾在大西洋一带执行作战任务,为时948天,航程317040海里,1990年转入预备役。
K-22艇在大西洋执行过7次战斗任务,为时447天,航程223108海里。
K-35艇在大西洋一带执行过6次作战任务,为时384天,航程171646海里,1970年6月至1972年11月进行中修。
K-134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执行过6次作战任务,为时304天,航程219913海里。
K-131艇在大西洋执行过12次作战任务,为时781天,航行248038海里;196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10个月期间协助过埃及海军;由于1972年6月的相撞事故,于1972年10月至1976年10月进行了中修;由于1984年6月的火灾事故,于1984年8月至1989年11月(有资料为1985年9月至1990年1月)进行了二次中修。
该级各艇
总体评价
(环球网,舰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