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式冲锋枪是
中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冲锋枪,1964年设计定型。64式微声冲锋枪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和使用。配用专门设计的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具有良好的“三微”(微声、微光、微烟)效果和射击精度,能杀伤200m内具有轻型防护的有生目标。必要时也可发射51式7.62mm手枪弹。
1960年代初,根据我军侦察兵的特殊要求,我国军工部门开展了微声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在专家李正凡的主持下,从探索消焰、消烟、消声原理入手,成功地设计了专用枪弹和消声装置,攻克了由于微声枪特殊的内弹道特性带来的可靠性和射击精度等技术关键问题,于1964年设计定型了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
一是配用的微声冲锋枪弹采用双基速燃发射药,这种发射药燃烧速度快,膛压曲线的高峰值靠近膛底,枪管口部压力较低;二是枪管侧面开有9排共36个孔,在弹头未出枪管前泄出火药燃气,以降低枪管口部的压力;三是枪管口部喷出的高速火药燃气经过每个消声碗时,均膨胀一次,不断消耗能量,到达消声筒出口时,其压力、密度、速度都已降低,这就减小了对外界空气的冲击力,从而起到消声的作用。
快慢机扳到单发位置时,快慢机轴的缺口部转到下方,让位于传动杆。此时,传动杆在其簧力作用下上抬,其后端的突笋位于阻铁“凸”形孔的上方并钩住阻铁。扣动扳机,扳机带动传动杆向前,传动杆后端的突笋带动阻铁顺时针旋转,使阻铁上部下落,释放枪机。枪机在复进簧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完成推弹入膛和击发动作。
枪机复进时,其下方的突起碰到传动杆上的解脱突笋,将传动杆压下,传动杆后端的突笋进入“凸”形孔内而与阻铁脱离。阻铁在其簧力作用下恢复原位,故枪机后退到位再复进时,便被阻铁重新挂住,形成待击状态。想要再次击发,必须松开扳机,使传动杆在簧力作用下恢复原位,并通过其后部的突笋钩住阻铁,再扣扳机,动作如前,实现单发发射动作。
快慢机扳到连发位置时,快慢机轴的半圆部将传动杆压下,此时,传动杆后端的突笋位于阻铁“凸”形孔的下方,其下部钩住阻铁。手扣扳机不放,阻铁始终无法上抬,故枪机不受阻铁的控制而形成连发发射动作。
64式微声冲锋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微声冲锋枪,除装备解放军侦察兵外,还装备
伞兵和其他
特种兵。其具有良好的“三微”(微声、微光、微烟)性能及射击精度,但因结构复杂,存在一些缺陷,后被结构简化的
85式微声冲锋枪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