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2日15时05分在
尼泊尔(北纬27.8度,东经86.1度)发生7.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背景
当地时间5月12日中午12:50,尼泊尔发生地震。首都加德满都震感强烈,地面颤动达数十秒。大量市民冲上大街躲避。据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测定,此次地震震级为7.1级,震源深度2千米。
地震影响
西藏吉隆镇和樟木镇震感强烈,拉萨有轻微震感。
据正在吉隆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的吉隆县副县长王文祥介绍,吉隆震感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山上有落石,能目测到的房屋均无恙,但可能会有一些此前受损的房屋倒塌,目前我们正在清点人员。”
此外,据公安边防聂拉木边检站介绍,樟木镇同样震感强烈,边防官兵迅速撤离了营房,并在空旷地带集结。
拉萨也有轻微震感,地震发生后,一些网友在微博中说,“我的书桌上的书一直在晃,挂在墙上的唐卡在摇动,落地灯又在晃了。”
根据现有数字统计,此次尼泊尔强震已造成至少8200人丧生。
地震救援
中国政府为协助尼方应对次生灾害做好灾民的安置,主要包括防疫的毡布、账篷、家庭健康包等。
中航工业驻尼泊尔员工选择坚守一线,保障飞机前线救灾,并听从使馆统一指挥,投入到尼泊尔现场的抗震救灾工作中。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
前线指挥部指挥长丁业现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就开展5月12日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前线指挥部随即下发《关于开展5月12日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对抗震救灾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前线指挥部各组、日喀则市及相关县区、区(中)直有关部门以及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按照部署,迅速行动,全力做好救治伤员、认真排查地质次生灾害、妥善转移安置群众、
核查核实灾情、
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做好善后处置、抢通道路等工作。
西藏自治区交通部门和军区、武警部队出动400余人、工程机械50余台奔赴受灾地区开展道路抢通工作,通讯部门共集结9辆应急车、24名抢通及保障人员,
组成多支抢修小组赶赴定日、定结、聂拉木县开展通讯抢通工作。经电力部门紧急抢修,聂拉木县、吉隆镇的供电已恢复,吉隆县城的供电正在
抢修。
频发原因
尼泊尔因为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带——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所以
容易多发强震。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这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全球共有6大板块,其中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区,便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在地。这一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其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24%。
有专家称,喜马拉雅地震带历史上就是强震活动带,尼泊尔大地震是两个板块之间的挤压逆冲造成。尼泊尔是地震十分活跃的地方,1900年以来,共发生了8次大地震,如果把所有地方都加起来,就更多了。
尼泊尔最近的一次大地震为8.1级,发生在2015年4月25日。
不过,并非每次强震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与震源深度、地震时人们的作息状态和震区房屋抗震性能相关。此外也应
看到,地震活动是正常现象,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局部性的,不必过于恐慌。
据统计,地球每年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每天发生上万次。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震级太小或离人口聚居地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约有一二十次。震级为8级
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仅出现一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