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工程
50年代初人类对核战争的探索
“279工程”的创意来自50年代初人类对核战争这一新型战争方式的探索。1953年苏军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同时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经过改装的坦克。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区进行了一次有步兵参加的特种核试验,军方发现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冲击波掀翻,这显然不合当时苏联领导人大打核战争的想法。于是,他们便设想制造一型可以对抗核冲击波的坦克。
简介
279工程
由天才科学家L·S·托洛亚诺夫领导的小组开始研制“战术核爆区用试验性车辆结构279工程”,它也被当作和“277工程”竞争下一代重型坦克的样品。托洛亚诺夫面临着对抗核子风暴的难题,他在设计图上尽量加大履带接地面并考虑了一种完全不合规范的可以防止暴风侵害乘员的车体形状。 由于四条履带集中并且均匀分布60吨重的车身以及炮塔,以致于279坦克的接地压力居然不可思议地“不超过每平方厘米0.6公斤”(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接地压力还高达每平方厘米1.06公斤),而且平整非舟状(也就是负重轮与主动轮的位置同高的意思)的履带设计让整体重量均匀地分摊在各种地面,就连泥地也能轻松通过。甚至不要说是树桩,就连类似齐格菲防线上的“龙牙桩”也能如履平地般地辗过去。
于是“279工程”装备了4条履带,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英国早在1916年就研制过4条履带的“飞象”超重型坦克。但是“279工程”采用了当时很难想象的油气悬挂,使得在核爆来临时整车可以像螃蟹一样趴在地上以使自己不至于倾覆。接地面的面积增加则使整车的重心更低,每侧2条履带的给油是从车体中部的主油箱连接。车体呈椭圆型,考虑到中子弹这一新式武器的出现,“279工程”车体外圈内部设计了很多夹层用来填充防辐射物质(在中子弹爆炸区,可以将杀伤力很大的快中子转化为慢中子)。铸造车体平均厚度达到269毫米。使用1000hp的12筒柴油发动机,可以使60吨的坦克达到50公里的时速,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它使用和“277工程”一样的炮塔但炮弹减少到24枚。
“279工程”于1957年造出了样车。这辆“科幻坦克”在试验场顺利通过了技术审查,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没有投产。另外加之赫鲁晓夫认为未来的战争只需要导弹和核武器,重型坦克应该被“扔进垃圾堆再跺跺踩平”,于是“279工程”于1960年被下令停止研制。(当年7月22日,赫鲁晓夫取消了一切超过37吨的重型坦克计划,苏联重型坦克发展戛然而止。)它一直保存在库宾卡博物馆。虽然作为一种坦克它没能登上战争的舞台,但其惊人的创造性让人赞叹不已。
279工程防护性能极出色,车体分为4个装甲隔舱,车首前上装甲厚192毫米,倾角60度,将近T-10M重型坦克2倍;侧面装甲厚182毫米,倾角60度,比T-54/55坦克正面装甲还要厚的多;炮塔前装甲305毫米,倾角30度,这可能是坦克安装最厚的均制钢装甲板。这在当时是可以毫不在乎的面对一切反坦克火力的。当然作为要在核条件下作战的坦克,279工程具备完善的三防系统。279工程还装备了潜渡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战斗室加温系统等特殊设备。 279坦克是个巨炮主义的代表,采用130毫米60倍径的M-65主炮。
但事实并不是像数据那么动人。1959年279工程在库宾卡全面试验。在试验中,279缺点暴露无缺:战斗全重达60吨;动力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可靠性不能让人满意;行走装置过于复杂,零件是其他坦克2倍,乘员保障工作负担太大;维护更换内侧负重轮和履带非常麻烦;以至于最后没有正式的批量生产。
性能数据
车宽 3.4米
车高 2.475米
主武器 1门M—65型130毫米炮
弹药基数 24发
辅助武器 1挺ΚΠΒΤ14.5毫米并列机枪
弹药基数 300发
装甲防护
车首前上装甲 厚度192毫米 倾角60度
车体侧面 厚度182毫米 倾角45度
炮塔正面 厚度305毫米 倾角30度
动力 1台柴油机
功率 1000马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2 15:4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