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XIII Paralympic Winter Games),简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是由
中国举办的国际性残疾人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北京冬季残奥会设7大项,81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赛事筹备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在
马来西亚吉隆坡向
国际奥委会作申办
2022年冬奥会的最后一次陈述。
中国残奥会主席
张海迪在陈述中表示,体育是教育年轻人最好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冰雪运动,可以点燃他们的激情,让他们变得更强壮。北京2008年残奥会为残疾人留下了伟大的遗产。她热切地期待2022年冬残奥会来到北京。同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成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城市。
2018年3月18日,在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市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
陈吉宁从国际残奥委会主席 安德鲁-帕森斯手中接过国际残奥委会会旗,标志着冬残奥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此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女演员们献上了名为“2022我要飞”的精彩表演。
2018年8月8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
蔡奇出席活动并宣布:“2018年全国‘
全民健身日’主会场活动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发布启动。”此次全球征集时间为2018年8月8日至10月31日。随后将经过专家评审、修改深化、社会评议、法律查重和审批等程序,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并计划于2019年下半年适时发布。此次吉祥物全球征集将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主题活动,吸引青少年关注、参与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其次,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同步征集和评审,体现了“两个奥运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样精彩”的承诺。同时,此次启动仪式借助了2018年全国“全民健身日”主会场活动的平台,积极扩大影响,降低活动成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和奥运会“新规范”。
2019年6月23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发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倡导全社会低碳生活方式。
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发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出席吉祥物发布活动,并为冬残奥会吉祥物揭幕。
2020年4月2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组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以下简称冬奥火炬)外观设计方案。
2020年5月8日上午9点,北京残奥会色彩系统和核心图形正式发布。
2020年8月6日,北京冬奥组委举办冬残奥会竞赛项目知识介绍片云发布活动,推出6部视频短片,推广普及冬残奥会知识。每部短片介绍一个竞赛大项,包括: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阐释了竞赛规则、场地情况、器材装备、赛事赏析点等内容,每部短片时长均为3分钟左右。
2020年9月6日,北京冬奥组委修改冬残奥会会徽。此次更新内容包括:对会徽下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的三个弧形元素进行了重新绘制和上色,与IPC的新标志保持一致;去掉了旧版会徽中的“PARALYMPIC GAMES”残奥会英文字样;为会徽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0年9月23日至24日,北京冬奥组委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第1次国家(地区)残奥委会服务水平审议会。此次活动有来自国际残奥委会国家(地区)残奥委会服务以及来自奥地利、加拿大、斯洛伐克、新西兰、瑞典、中国残奥委会及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代表出席。会议期间,北京冬奥组委国家(地区)奥委会和残奥委会服务、奥运村管理、住宿、安保、抵离和物流等6个业务领域分别介绍了相关服务政策、服务标准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并就双方关切的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此次审议会,北京冬奥组委相关业务领域认真听取了各参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服务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国际残奥委会对本次审议会给予高度肯定。国际残奥委会国家(地区)残奥委会服务部主任凯萨·萨契戴夫表示,本次审议会体现了北京冬奥组委“两个奥运同步筹办”和“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希望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北京冬奥组委做好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
2020年12月31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正式发布。
2021年8月,为了保障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和举办工作顺利进行,京津冀三地在各自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分别表决通过了“授权政府为保障冬奥会筹办工作规定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当前,该“决定”已正式实施。
2021年8月16日,以“融合与共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200天活动,16日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举行,集中展示了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开展残奥公众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所取得的工作成果。
2021年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赫拉神庙遗址前,奥运火种再次为北京点燃。
赛事项目
北京冬残奥会于2022年3月4日-13日举行,共设6个大项、78个小项。6个大项分别是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和轮椅冰壶,将有736名残奥选手参赛。
冰上项目
北京赛区主办:残奥冰球(冰橇冰球)、残奥冰壶(
轮椅冰壶)
雪上项目
张家口赛区主办,延庆赛区协办: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
(以上内容均来自于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赛事进程
说明:“*”代表当日有不是决赛的比赛;数字代表当日有相应数量的决赛;”/“代表当天没有对应项目的比赛;“OC”代表开幕式;“CC”代表闭幕式。
赛事数据
参考资料:
赛事场地
赛事文化
会徽
2017年12月15日晚,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
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
飞跃”揭开神秘面纱,正式亮相。
据悉,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一同征集、一同发布,为同一设计师所设计,在视觉语言上达到高度统一。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把汉字“飞”,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象征并激发运动员以坚强的意志作为精神的翅膀,在冬奥赛场上放飞青春梦想。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
2020年9月6日,对标国际残奥委会新标志,北京冬残奥会会徽修改。经与国际残奥委会沟通确认,更新内容包括:对会徽下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的三个弧形元素进行了重新绘制和上色,与IPC的新标志保持一致;去掉了旧版会徽中的“PARALYMPIC GAMES”(残奥会)英文字样;为会徽注入了新的活力。
位置:冬残奥(飞跃),从西五环由北向南方向行驶,在晋元桥下匝道旁。
吉祥物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
雪容融(Shuey Rhon Rhon)”正式发布。
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 “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志愿者标志
2019年12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志愿者标志正式发布。
标志颜色由红色、黄色组成,代表热情和欢迎。图形采用国际通用手势“我爱你”,体现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通过飘逸、动感的飘带形式,表达“心动”的感觉,体现“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愿景。
标志上半部图形由寓意连胜的“VVV”组成,象征志愿者“手拉手” 参与冬奥服务冬奥的热情;图形下半部分“笑脸”表达了“奉献、爱与微笑”的主题。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既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承,也是对志愿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体现。
色彩系统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色彩系统的主色包括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间色包括天青、梅红、竹绿、冰蓝、吉柿;辅助色包括墨、金、银。色彩系统通过基础色系、相邻色系及多色色系等方式可以形成组合应用。
核心图形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核心图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借助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生成技术,将京张赛区山形及长城形态,与象征文化的《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充满动感与力量的线条、中国书法的韵味、运动员的比赛激情、赛场的滑道和前沿科技相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风韵的冬季美景,呈现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体育图标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共6个。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既展现出冬季运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图标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着日出东方,代表着热情和希望,也为即将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烘托出喜庆气氛。
主题口号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一起(Together)”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for a Shared Future)”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2021年10月1日,由陈伟霆与袁娅维、庞清、佟健联袂演绎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MV正式发布。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口号艺术字体(冬奥专用艺术字体)正式亮相并投入使用。这套冬奥专用艺术字体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书法,融合了魏碑与行书的字形与笔画结构特点,同时结合了会徽和赛会印鉴“BEIJING2022”的图形特征,既体现中国文化特质,又展现现代审美、运动、科技等内涵,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汉字魅力,将中国文化通过视觉的形式充分展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
宣传短视频
2021年10月11日,由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策划推出的“双奥之城城市之光”冬奥会主办城市系列宣传短视频在全球主要互联网平台正式发布。该系列短视频通过集中展示“双奥之城”北京的人文历史、时尚潮流、冬奥元素,为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力。2021年10月到2022年2月,该系列视频将在境内外主要互联网平台陆续播出。
海报
2021年9月2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报发布。海报包括官方海报和宣传海报,官方海报已于2020年7月设计完成,共三组六幅。
本次发布的冬奥宣传海报艺术风格多样,这11套作品以体育为主题,以文化为内容,融入了冬奥元素、中国文化、城市风貌、冰雪运动等多种设计元素,既有
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示,又有对大赛氛围的
渲染;既有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又有笑迎八方宾朋的胸怀;既有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又有主办城市风貌的呈现。
防疫手册
2021年10月2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体筹办情况。不遵守防疫手册规定的,可能会面临着警告、临时或永久撤销注册资格、临时或永久取消参赛资格、逐出比赛、取消相关资格等比较严重的
后果。
赛事之外
行动计划
2018年8月4日,为尊重、顺应和满足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冬奥会的愿望,《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华侨华人行动计划》北京发布,广邀全球华侨华人从四方面助力冬奥:
一是全力支持北京冬奥会宣传推广。《计划》鼓励更多海外华文媒体加入进来、发挥优势,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冬奥故事,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发出最强音。
二是欢迎为北京冬奥会建言献策。《计划》鼓励华侨华人社团、代表人士、专业人士围绕相关议题提出建议;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冬奥会相关领域;引入冬奥会成功筹办经验、先进办赛理念;引荐高水平赛事组织管理、技术支撑、服务保障等方面专家和紧缺人才。
三是积极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及语言服务。《计划》指出,华侨华人志愿者在语言翻译、文化沟通、志愿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希望组成一支语言能力强、冰雪技术高的侨胞志愿者队伍,为冬奥会提供人性化服务。
四是协助参与北京冬奥会项目建设。《计划》鼓励华侨华人参与北京冬奥会项目建设;鼓励重点华商企业参与冬奥森林公园、冬奥冰雪休闲小镇等项目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可持续性计划
2020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15日同步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简称《可持续性计划》)。
该计划是在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指导下,北京冬奥组委会同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联合研究制定的,是指导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将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筹办全过程。
遗产战略
2019年2月19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以下简称《遗产战略计划》)。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初期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2022正在努力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新典范。
《遗产战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一是计划阶段(2017年—2018年),主要是制定各领域遗产计划;二是实施阶段(2019年—2022年),主要是推进实施各领域遗产计划;三是总结阶段(2022年—2023年),主要是汇总各领域遗产成果。
售票信息
2021年9月2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主持召开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列席。会议审议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疫情防控关键政策。会议决定,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仅面向境内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观众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