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时间段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2010 Pacific Typhoon Season),是2010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水域中热带气旋的活跃时间段。该年为西北太平洋有记录以来台风活动最弱的年份之一,受厄尔尼诺衰退与拉尼娜发展等因素影响,201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极端偏弱,台风生成数量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最少之一,台风生成源地整体显著偏西近岸,但登陆中国比例为有记录以来最高且个别极端强度突出。
风季总述
范围总述
太平洋台风季的地域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热带气旋则被称为飓风,属于太平洋飓风季范畴。在西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JMA)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10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会给予该地区其认定的热带低压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以正式编号,通常以三位略缩编号xxW或八位完整编号WPxx2010表示(W与WP指代西北太平洋)。
活跃特征
2010年为厄尔尼诺衰退与拉尼娜发展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持续下降状态,海温外强迫异常造成垂直环流异常,西北太平洋大尺度环流及响应呈现为异常反气旋,不利于台风生成与活跃发展。该年上半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赤道哈得来环流偏强,上升支偏南,沃克环流偏弱,上升区位于西印度洋和中东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广阔海域盛行下沉气流;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肥大、显著偏西,为该年近30多年来面积之最大、强度之最强、西伸之最西,持续挤占台风生成源地,且在冬春夏三季皆体现明显;东亚夏季风强度明显偏弱,季风槽位置偏南、东西向不发展,西北太平洋与南海越赤道气流异常偏弱,异常热源和水汽汇偏南,热带对流活跃区位于赤道以南,热带辐合带异常偏南偏弱,造成西风与副高南缘东南风形成的气旋性切变偏弱,导致南海和菲律宾以东地区对流活动受到强烈抑制,导致该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极端偏弱、生成个数极端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后期至秋季前期,生成位置异常偏西。但热带气旋活动的持续低迷则使得海洋热力能量得以积攒至秋季台风活跃环境条件窗口期,使得秋季出现极端超强台风,即台风鲇鱼,且强度达到西北太平洋自该年近20年以来之最强。
2010年全年最终一共有14个台风获得国际命名,热带风暴级以上强度台风数量为中央气象台有记录以来与1998年并列为历史最少之一,台风生成数量与累计气旋能量指数(ACE)皆较常年平均水平极端偏低,整体而言是一个极端不活跃的台风季。该年台风生成源地整体明显偏西近岸,集中生成于东经110~140度海域,无任一台风生成及活跃于东经150度以东水域;上半年热带气旋活跃异常低迷,7月之前无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生成;台风生成时间与活跃集中于7~10月且该时间段生成台风数量占全年90%以上。但该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量则达到7个,占全年台风总数的50%,登陆比例为中央气象台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其中5个登陆达到台风级及以上;且登陆时间与地点集中,有5个在福建省登陆,3个登陆强度达到台风级,登陆时间集中于8~9月。相较于全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极端低迷,该年中国的台风影响仍较为明显,特别是8月末至9月初台风狮子山台风圆规台风南川在近海组成的鼎立型三台风形势及9月下旬台风凡亚比深入粤西高州等地引发极端强降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情等尤为显著。此外,相较于该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异常低迷,该年北大西洋飓风活跃程度则得益于厄尔尼诺衰退与拉尼娜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而显著偏强,使得该年西北太平洋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继2005年以来第二次在单年命名热带气旋数量方面少于北大西洋(19个),同时美国气象部门统计该年西北太平洋累计气旋能量指数(121.4万平方海里/平方时)亦低于北大西洋(165.5万平方海里/平方时)。
总述清单
活跃时间线
2010年1~4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ENSO循环暖位相,赤道中东太平洋仍具有明显的海温正距平中心,为典型厄尔尼诺海温分布形式,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减弱,热带辐合带减弱,不利于热带气旋生成活跃。受海气异常状态与大气环流对海温响应滞后性影响,2010年上半年除热带低压01W于1月中旬以及台风奥麦斯于3月下旬生成活跃外,西北太平洋无其他热带气旋生成活跃,亦无任一热带气旋影响中国,也是有记录以来继1973年、1975年与1998年后第四次4~6月无命名台风生成。7~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迅速进入ENSO循环冷位相,形成明显海温负距平中心,转化为典型拉尼娜年海温分布形式,热带西太平洋转为异常暖水状态,海温分布逐渐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活跃,但5~7月西北太平洋低纬地区仍盛行东风,不利于台风生成活跃,因而7月仍只有台风康森台风灿都两个台风生成活跃,且均生成于菲律宾以东近海或南海水域,但都达到台风级且以台风级强度登陆中国海南或广东沿海,且亦对菲律宾等地造成影响。
8月以后,主要台风生成源地北纬5~15度逐渐转为盛行西风,8~9月西北太平洋方出现热带气旋集中生成并频繁影响中国,即使是未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其中的大部分仍对中国近海造成明显影响。8月上旬活跃的台风电母为台湾岛以东近海生成,北上过境东海、黄海后登陆朝鲜半岛;8月下旬活跃的台风蒲公英为海南岛以南近海生成后西北行进登陆越南。8月末至9月初,台风狮子山台风圆规台风南川于短时间内先后在南海北部、日本以南洋面与台湾岛北部近海生成,组成鼎立型三台风,并与彼此发生双台风效应,显著增强了该时期天气形势的复杂度并对中国东南沿海造成显著影响;其中台风狮子山在南海北部走出罕见回旋路径;台风圆规沿东海、黄海北上并发展为该年首个及影响中国的首个强台风,而后登陆朝鲜半岛并对当地造成严重影响;台风南川为三者中强度最弱、生命最短的一个,其向西南方向登陆福建后残余环流被台风狮子山合并吸收。9月上旬,三台风尚未彻底消散之时,台风玛瑙即“接力”生成并在东海北上影响华东沿海与朝鲜半岛、日本;不久台风莫兰蒂在巴士海峡生成西行进入南海,而后在闽南近海转向北上,以台风级登陆福建石狮,其残余低压继续北上转向东北影响华东与日本;9月中旬,台风凡亚比在台湾岛东南近海生成回旋后西行发展为该年首个超强台风,而后先后登陆中国台湾省与福建省并向西深入粤西高州信宜等地,造成当地极端强降水并引发上百人重大人员伤亡灾情;9月下旬,台风马勒卡在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生成而后北上发展,达到强台风级。
进入10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由偏强转为偏弱状态。10月上旬,热带低压14W在南海生成后向西北方向行进,而后在海南登陆。10月中旬,台风鲇鱼在关岛以西洋面生成,而后逐渐西行靠近吕宋岛并在优渥条件的加持下发展为极端超强台风,成为中央气象台认定下该年近20年同期以及21世纪台风海燕之前西北太平洋生成的最强台风,并以高强度登陆吕宋岛,而后其在南海东北部转向北上,最终以台风级登陆福建漳浦后迅速减弱消散。10月下旬,热带低压17W在远洋水域短暂活跃,台风暹芭在菲律宾以东近海生成并弧向行进发展至强台风级,最终于10月末在日本以南近海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台风暹芭消散之后,随着季风槽逐渐败退,西北太平洋低纬地区、台风生成源地再次转为盛行东风,该年最后2个月再无任一热带气旋发展至热带风暴级以上强度并获得升格命名,命名台风活动自台风暹芭消散便宣告结束,使得其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早消散的单年末台。但最后2个月西北太平洋仍有热带低压生成活动,11月中旬,热带低压18W在南海生成并短暂活跃;12月中旬前期,热带低压19W在南海生成并短暂活跃;12月中旬后期,另一热带低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低纬水域生成,在西北太平洋短暂停留后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中北太平洋,在该洋区发展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获得命名为“欧米伽”(Omeka),最终在中北太平洋消散。至此,2010年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活动全部结束。
机构业务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六个等级,最弱的三个等级和日本气象厅所规定的是同样风速,“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日本称“猛烈台风”)和日本气象厅不同。中国采用二分钟平均风速来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本词条中描述每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的最高强度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认定的二分钟平均风速为准。
日本气象厅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台风”等级再细化为三种不同的强度,最弱的三个等级与中国气象局规定风速相同。日本气象厅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气旋会被日本气象厅命名,采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认证使用的台风命名系统进行命名。日本采用世界气象组织建议的十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日本的“猛烈”“非常强”“强”之说法分别对应中国的“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之说法,且对于同一强度的热带气旋,由于计量标准不同,台风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定强数值方面日本十分钟平均风速<中国二分钟平均风速<美国一分钟平均风速。
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采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分级法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采用一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三级台风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中属于“强飓风”(Major Hurricane)水平,持续风速达到150英里/小时(130海里/小时)以上的热带气旋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非官方分级中属于“超级台风”(Super Typhoon)水平。
注:下表的风速数据为各机构在台风公报中所给的最常见的数据,定强依据来自德沃夏克分析法等主要分析方法。本表只反映相对大致对应强度,实际定强并非完全与本表数据一一对应。
以下是对应表:
预测展望
菲律宾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于2010年1月7日发布预测,认为2010年会有19个热带气旋进入或生成于该国热带气旋预报责任区。
中国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高工吴迪生表示,2010年影响中国的台风将偏早偏多。预计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热带气旋比2009年偏多,其中7~9个将在中国沿海登陆。台风影响的重点区域为东南沿海。预计2010年南海沿海将遭受2~3次台风侵袭,其中1~2次对广东沿海产生较强影响,重点岸段为珠江口和粤东。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专家表示,2010年可能产生的24~27个热带气旋中,来自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数量接近常年值略偏少;但是2010年有一个明显变化是,南海生成和初次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时间偏早;末次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时间比常年略偏晚。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专家预测,2010年首次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将出现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首次登陆华南沿岸的热带气旋将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半月。2010年末次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将出现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末次登陆华南的热带气旋出现在10月上半月。
香港天文台于2010年3月24日发布预报,该年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的热带气旋预计不多于6个。
台湾省气象部门于2010年6月30日针对2010年的台风季作出预测,研判2010年台风会比较少,大概有2到4个侵台。由于受到拉尼娜现象影响,海水温度较高,原本有利于台风生成,但由于东风“风切效应”,台风难以增强;但秋季台风发生机会仍有显著提升,破坏力不容小觑。
命名法则
综述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名称方面,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责任范围(PAR)以内的热带低压及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都会给予其菲律宾当地命名,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有时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国际名及菲律宾名)。另外由于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采用同一翻译名,而中国台湾省气象部门的译名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热带气旋也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中文名。
国际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即国际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称。名称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称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
2010年的风暴名称与2004年的部分风暴名称相同,其中新名称“狮子山”“凡亚比”分别替代已除名的“婷婷”“云娜”。如果有从中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区进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同样会给予其国际编号,西北太平洋命名名单上的名字的国际编号将依次顺延一位。
以下是名单:
菲律宾名单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使用一套当地的热带气旋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或地区(不论强度高低,热带扰动以上强度级别,不包括热带扰动),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即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单对其进行当地命名。名单每四年循环使用一次,故2010年名单与2006年名单相同,其中新名称“Mario”“Ruby”分别取代已除名的“Milenyo”(台风象神)“Reming”(台风榴莲)。
该年菲律宾本地命名热带气旋数量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最少之一,仅有10个热带气旋进入或生成于菲律宾责任区范围内,与2023年并列为历史最少。
以下为名单:
Agaton:台风奥麦斯(1001)
Basyang:台风康森(1002)
Caloy:台风灿都(1003)
Domeng:菲律宾热带风暴Domeng
Ester:台风电母(1004)
Florita:台风狮子山(1006)
Glenda:台风圆规(1007)
Henry:台风玛瑙(1009)
Inday:台风凡亚比(1011)
Juan:台风鲇鱼(1013)
Katring:台风暹芭(1014)
Luis:未使用
Mario:未使用
Neneng:未使用
Ompong:未使用
Paeng:未使用
Queenie:未使用
Ruby:未使用
Seniang:未使用
Tomas:未使用
Usman:未使用
Venus:未使用
Waldo:未使用
Yayang:未使用
Zeny:未使用
Agila:未使用
Bagwis:未使用
Chito:未使用
Diego:未使用
Elena:未使用
Felino:未使用
Gunding:未使用
Harriet:未使用
Indang:未使用
Jessa:未使用
除名台风
台风凡亚比(1011):2010年的首个超强台风,先后分别以强台风级与台风级登陆中国台湾省与福建省。台湾南部遭遇严重水灾,高雄出现50年来最重灾情;广东高州、信宜等地出现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造成上百万人受灾;造成超过130人死亡与超过60亿元经济损失。作为2004年台风“云娜”的替补名首次使用,“凡亚比”此名仅使用一次即因严重致灾而亦在2011年台风委员会第43次届会上被台风委员会从热带气旋命名表中永久退役,成为继“莫拉克”后第二个遭到退役与首个仅使用一次就遭到退役的替补名。“凡亚比”的再替补名为“雷伊”。
其他菲律宾本地除名台风:台风凡亚比为2010年唯一国际除名台风,除此之外无其他台风被提出国际除名。但其他台风方面,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还根据当地损失宣布将对当地造成超过10亿比索经济损失的台风鲇鱼(Juan,经济损失约115亿比索,31人死亡)及本地名称与1987年与1994年严重影响过菲律宾的台风的本地名相同的台风暹芭(Katring)的本地名称从本地命名表中移除,且未对上述任一台风提出国际除名,并于次年宣布由“Jose”替换“Juan”,“Kanor”替换“Katring”,但“Kanor”后因涉及劣迹社会人物而再行替换为“Karding”。
活跃系统
国际命名系统
其他系统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热带气旋为未获得国际命名的热带低压,或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定为热带风暴,或获得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本地命名。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主要信息。
风季影响
每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系统的活跃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下表列出所有于2014年在西北太平洋活跃的热带气旋相关影响数据,包括该热带气旋影响地区、登陆地区、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总计等。括号内的名称为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所使用的当地命名;未获日本气象厅国际命名的热带低压,则采用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提供的热带气旋编号(如果有)或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热带低压编号(如果有)或菲律宾本地命名(如果有)。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期间西北太平洋周边国家地区的台风灾害整体较常年偏轻,但部分国家地区所受台风影响仍较为严重。其中台风凡亚比在中国台湾省与福建省登陆后深入粤西高州、信宜,在当地引发极端强降水灾害并造成上百人重大人员伤亡;台风圆规穿越朝鲜半岛成为1995年台风珍妮丝以来直接袭击首尔都市圈的最强台风;台风鲇鱼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以高强度登陆,对当地造成严重灾害,后又在中国福建省第二次登陆。
尽管该年全年台风活跃极端低迷,但中国的台风影响仍较明显突出,且具有明显的时空集中性,其中登陆福建省的台风数量多达5个,居历史前列;福建与广东两省受灾明显较严重,全国整体灾害损失较常年偏轻。
参考资料
2010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
台风委员会第43届会议最终报告.台风委员会第43届会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5 17:13
目录
概述
风季总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