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和2014年11月25日23时19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2度,东经101.7度)分别发生6.3级、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公里。震中距康定县城约30公里,距成都市约230公里。
成都、
德阳、
乐山等地都有明显震感。
地震详情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5日23时19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2度,东经101.7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公里。
截至2014年11月26日00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707次,其中5.0~5.9级1次,4.0~4.9级0次,3.0~3.9级地震0次。
经调查,2014年11月27日,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按照地震现场工作规定要求,对震区开展了烈度复查工作,并对11月25日发布的康定6.3级地震烈度图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地震烈度图认为,四川康定6.3级地震最高烈度为Ⅷ度,等震线长轴方向总体呈北西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约11060平方千米,共涉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道孚县、泸定县、丹巴县、雅江县等5个县,共造成39个乡镇受灾。
震区概况
主词条:康定县
康定县位于
四川省西部、
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地跨北纬29°08′~30°46′,东经101°02′~102°30′,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折多山将县境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三个小区,东部高山峡谷区,西北部丘状高原区(丘原),西部高原深谷区(山原)。按地理纬度康定应属
亚热带气候,因地形复杂,出现明显的垂直差异,形成独特的高原型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950毫米,无霜期150~250天,属山地凉温带气候。
康定县辖炉城、姑咱、
新都桥3个镇,雅拉、时济、前溪、舍联、麦崩、三合、金汤、捧塔、沙德、贡嘎山、普沙绒、吉居、瓦泽、呷巴、甲根坝、朋布西、塔公、孔玉18个乡,235个村、5个社区、4个
居民委员会。
康定是以
藏族为主,有藏、汉、回、羌等17个民族的聚居县。年末常住总人口129320人,藏族76299人,占68.4%;汉族33603人,占30.1%;回族821人,占0.7%;彝族380人,占0.3%;其他民族456人,占0.4%。
康定历史悠久,古为羌地,三国蜀汉时称打箭炉;唐宋属
吐蕃;元置鱼通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明置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打箭炉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康定府;1939年建
西康省,设省会于康定;1950年3月康定解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康定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锅庄文化发祥地,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多教派且以藏传佛教为主的民族聚居县,素有“藏卫通衢”、“川藏要冲”之称。因一曲《
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
康定处于“三江成矿带”,矿产资源点多面广,品种较多,已探明的具有开发前景的有金、银、锂、铅、锌等稀有贵金属和硅、石膏、水晶等非金属储量大,在全省及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野生植物颇为丰富,种类约有2000余种,有3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级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核心区,是大熊猫、云豹、白唇鹿、小熊猫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麝香、鹿茸、虫草、贝母、大黄、天麻等名贵中药材众多;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数量大、分布广,松茸、
美味牛肝菌、羊肚菌等菌种远销日本等国;地热资源异常丰富,有“温泉城”之称,温泉出露点有120余处,占全州二分之一强,大多集中在城郊附近的二道桥、子耳坡、白土坎、榆林宫、龙头沟、折多塘几个片区,并多以群体出露。
地震烈度
2014年11月22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依据《地震现场工作:调查规范》(GB/T 18208.3-2011)、《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通过灾区震害调查、强震动观测记录分析等工作,确定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
此次地震的最高烈度为Ⅷ度,等震线长轴方向总体呈北西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约8760平方千米,共涉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道孚县、泸定县、丹巴县、雅江县5县,共造成32个乡镇受灾。具体情况如下:
Ⅷ度区主要涉及康定县塔公乡、雅拉乡、瓦泽乡,道孚县八美镇,共4个乡镇,面积约340平方千米。
Ⅶ度区主要涉及康定县塔公乡、雅拉乡、瓦泽乡、孔玉乡、炉城镇、新都桥镇,道孚县八美镇、色卡乡、协德乡、龙灯乡,丹巴县东谷乡,共11个乡镇,面积约1610平方千米。
Ⅵ度区主要涉及康定县12个乡镇、道孚县11个乡镇、泸定县3个乡、雅江县4个乡、丹巴县2个乡,共32个乡镇,面积约6810平方千米。
地震救援
领导指示
地震发生后,正在
斐济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指示:四川省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军队、武警等有关方面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地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要加强震情监测,密切防范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保障基本生活,确保安全过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批示:抓紧核实灾情,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援。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密切关注,按照应急响应机制视情派出工作组,指导帮助地方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二级响应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四川省地震局已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武警、公安、消防正在组织力量对中断的省道211线开展抢通工作。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已启动应急机制,指导当地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并向灾区紧急调运棉被、帐篷等救灾物资。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立即作出指示,要求省有关方面和当地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灾情,并对启动相应预案、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魏宏省长指示,要求迅速组织队伍核灾、救灾,做好群众避灾安置工作,不得发生二次受灾,就近安排医疗队伍、救援队前往支援。
应急测绘
2014年11月22日17时10分,震后15分钟,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应急骨干队伍集结待命。17时20分,开始制作抗震救灾专题图、提供灾区相关地图数据。19时20分,《康定县抗震救灾指挥图》紧急编制完成。图中除提供了康定县3镇18乡的基本政区、道路、水系、学校、医院及居民点等信息外,还介绍了地震基本情况,标出了地震震源、深度、影响范围等。19时30分,指挥图及相关数据已送达四川省应急指挥中心,并向省政府应急办、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提供。
祈福活动
201411月23日上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
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为四川康定震区祈福。他表示,祈祷康定的各族民众和所有生灵早日脱离灾难的阴影,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祈愿
三宝保佑一切有情。
直击救援
地震发生后,康定县立即成立康定6.3级地震应急指挥部,启动二级应急预案,厅主要负责人坐镇厅指挥中心,第一时间集结民兵125名赶赴受灾一线救灾。由7名县级领导分别带队奔赴该县折东、折西、城区、雅拉等片区各乡镇查灾核灾;康定县财政立即下拨200万元,用于救灾应急;四是积极筹备各类救灾物资。迅速筹集救灾物资帐篷300顶、棉被3000床,电筒1000支,铁楸1000把、毛毯650床、行军床1000张、军大衣1000件,棉衣裤1000套。
2014年11月22日18时左右,按照四川省卫计委要求,
雅安市已派出5辆救护车、30名医护人员前往康定地震灾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救援队已集结待命,该院急诊、骨科、神外、麻醉等相关科室已进入应急状态。
2014年11月22日18时15分,四川省卫计委已经派出第一支医疗救援队伍。
雅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石棉县,天全县组成的雅安市紧急医学救援队共5辆救护车、30名医疗急救人员分不同路线连夜出发赶赴康定支援。
2014年11月22日19时,武警四川省总队甘孜支队派出三大队100名兵力赶赴现场参与抢险救援。成都军区6架直升机已做好出动准备,可以随时升空。
截止2014年11月22日22时,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甘孜州公安局35名特警已于19时许到达震中附近塔公乡江巴村开展救援工作;甘孜州康定、泸定、雅江、九龙等县共出动警力950余人次,武警、消防官兵350余人在当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甘孜、雅安、高速交警等公安交警部门出动警力500余人、车辆90余台在进出灾区的主要通道执勤,全力确保救援道路畅通;省厅命令成都、绵阳、德阳、乐山、内江、眉山等地公安特警350余名,成都、雅安、眉山、乐山等地消防官兵200余名,消防车44台集结待命,做好应急准备;武警官兵2000余名备勤增援。
2014年11月23日08时30分,
四川省地震局吕戈培副局长组织召开康定县“11·22”6.3级地震现场指挥部会议,安排部署
地震灾害评估工作。
截至2014年11月23日16时,到达地震灾区的医疗队达11支。省、州(市)、县参与医疗救治专业医护人员886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104人,各医疗急救队已在各救援点开展救援和防疫工作。
2014年11月24日,国家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胡晓春一行工作组深入灾情最重的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多拉村、下巴龙村、色其卡村和道孚县八美镇中古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灾情,对灾情统计核查、灾民应急安置等工作进行了指导。
截止2014年11月26日,省、州、县各级政府已组织落实并搭建安装棉帐篷1812顶、棉被7000床、毛毯650床、行军床1000张、军大衣1000件、棉大衣2000件、棉衣裤1000套、电筒1000支、铁锹1000把以及大量矿泉水、方便食品等生活物资,确保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伤亡损失
人员伤亡
截至2014年11月26日19时,累计造成5人死亡、76人受伤,其中危重伤员3人、重伤员3人、中度伤员6人、轻伤员64人。倒塌房屋87户、严重损坏5140户(其中城镇1504户、农牧区3636户)、一般损坏25278户(其中城镇5129户、农牧区20149户),受灾群众116293人。累计转移受灾群众14121人,集中安置5367人、分散安置8602人。
已出院28人,在治48人,其中危重伤员2人、重伤员4人、中度伤员6人,轻伤员36人。
经济损失
截止2014年11月24日下午16时,地震已造成全县经济损失15.6亿(不含农房受损部分),城镇居民住房经济损失达16424.3万元,城镇非居民住宅经济损失达3351.4万元,农业损失达35.3万元,工业损失17081.8万元,服务业损失462.5万元,交通设施损失34553.2万元,市政设施损失38676.8万元,基础设施(水利、电力设施)损失22560.8万元,基础政权设施损失400万元,教育系统设施损失2404.6万元,卫生系统损失6187万元,宗教活动场所受损4844万元。
地震影响
交通
受地震影响,成都开往昆明的K113次、K145次,攀枝花开往北京西的K118次共三趟旅客列车将出现一定晚点。距县城40多公里远的折多山
康定机场有墙体开裂,但并未严重受损,没有人员伤亡。
地震损毁各级公路162条2355.9公里、桥梁114座3215延米、客运站点21个。
截至2014年11月26日19时,道孚县中谷村塌方200余方已抢通。设立交通治安卡点29个,保障国道318线、省道215线、211线等生命通道正常通行。储备应急抢险机具60台,储备客运车辆120辆、货运车辆40辆用于应急抢险准备。康定机场保障航班正常运行。同时,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492处(新增23处、变形加剧5处、需立项治理57处),18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条主要交通干线、11所学校周边地质灾害、7处灾后安置点。
经初步查核,
交通基础设施受损166条3344.9千米,其中国道1条127千米、省道3条394.6千米、经济干线6条236.3千米、县道6条134千米、乡道21条436千米、村道129条2017千米。主要受损情况为:路基受损1559.12千米,路面受损445.7万平方米,桥梁受损143座3857延米(其中17座达到4类以上危桥),棚洞受损1座约350米,涵洞受损1576道,塌方约113.61万立方米,防护工程受损约25.446万米。
通讯
截至2014年11月25日18时,四川省机动局派出应急通信指挥车3台,省移动公司紧急调度光缆50公里、发电机30台,州电信、移动、联通部门调动应急通信车4台,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安置点、前线指挥部等应急通信畅通。
电力
地震导致甘孜电网1条220千伏、1条35千伏线路停运。康定县塔公乡龙古村10个台区、5台专变停运,约400户用户停电。道孚县八美镇中古五队34户房屋受损,其中12户用户存在安全隐患,按照政府要求对其中断供电。
截至2014年11月25日18时,累计向灾区派出抗震抢险人员538人次、车辆157台(次)、200kW发电车1辆、5kW发电机19台、3kW发电机4台,已完成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道孚县八美镇中古五队临时居住点供电设施建设;600余户居民恢复供电。
2014年11月27日,地震区域附近500千伏电网运行正常,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及各项目部无人员伤亡报告。
防疫
截止2014年11月26日19时,累计出动卫生防疫人员198人次、防疫车辆21台次、消杀灭面积4万平方米、建立生活垃圾收集点16个、消除垃圾4吨;累计检查医疗点29个次、检查安置点26个次、检查供水点24个次、现场快速检测水样22个、实验室送检22个、指导居民饮水消毒643户次、健康教育7876人次、疾病监测220人次,免费发放治疗药物98人次,临时处理厕所4处。发放宣传资料1800册,投放饮用水消毒药900片。灾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生活
地震对当地的生活影响不大,康定情歌广场上的锅庄舞也照常进行。
专家解读
地区历史地震
成都理工大学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介寿:康定6.3级地震震中位于塔公东约18公里、木格措西北约22公里处,位于北西向的鲜水河地震断裂带,近百年来,这处断裂带发生过6、7次7级及7级以上的大地震1973年,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7.6级强烈地震;至于康定,则在1955年,发生过一次7级以上的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研究员:此次地震区域在历史上属于中强震多发区。此次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南段,为走滑型地震,与鲜水河断裂带的破裂特征是一致的。这一地区属于中强地震较多发的区域,震中100公里范围内有历史记录以来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4次,7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为1786年泸定发生的7.8级地震。
破坏较轻原因
一是震中地区属高山地区,人烟稀少,滑坡等次生灾害不发育。
二是地震造成较大影响的康定、
道孚两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重特大地震灾害,有相当一部分藏式民居采用的是木架承重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较好。
三是四川省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规定,加强城镇建筑物质量监管,并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监管纳入法治轨道,藏区民居建筑质量得到较明显的改善,总体抗震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四川省各级政府加强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经常性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明显提高了政府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和社会公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对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灾后指示
2014年12月6日上午,甘孜州委书记、康定“11·22”重大地震州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胡昌升在康定“11·22”地震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再次听取康定县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听完康定县委、县政府及受灾乡镇的工作汇报后,胡昌升充分肯定了康定县前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指出,地震发生后,康定县在州应急指挥部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参与救治伤员,第一时间抢险救灾,第一时间维护现场秩序,第一时间恢复电力、通讯和交通,第一时间防范次生灾害,第一时间查灾核灾,第一时间开展群众工作。抗震救灾工作组织指挥有力,救援及时有效,救灾科学有序,得到省委、省政府及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的充分肯定,得到受灾群众普遍认可,为受灾群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胡昌升要求,康定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精诚团结、履职尽责,坚决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汪洋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好王东明书记、魏宏省长前不久到康定指导抗震救灾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个确保”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做好灾区群众的过渡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强力推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胡昌升要求,要让群众工作暖人心。要继续深化结对认亲,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受灾群众心坎上;继续深化同心同向活动,让受灾僧人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要继续深化共建共创,引导村级党组织共同维护村内平安和谐;要做好宣传工作,消除受灾群众的恐慌心理、攀比心理和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参与生产自救。要进一步防范地震和余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要加强社会面的和谐稳定。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督导和暗访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宣传好先进典型,识别和选用好优秀干部,严厉惩治抗震救灾中庸懒散浮拖等问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