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波战争
苏俄与波兰之间的战争
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目标是控制同样的领土,那些地方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失去。两国都声称自己获胜。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声称成功的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而苏俄则声称波兰向东侵入乌克兰白俄罗斯被击退,认为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的一部分。
战争背景
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尝试独立。波兰的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认为这是波兰向东拓展疆土的有利时机,计划通过联合中东欧其余国家建立一个波兰化的联盟海间联邦,作为对付德国和俄国帝国主义再度出现这一潜在威胁的防波堤。弗拉基米尔·列宁则认为红军可以经由波兰支援德国共产党,并在欧洲其他地方制造革命。
在苏联和俄罗斯论述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的著作中,都使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之所以说这个概念模棱两可,就在于它模糊了苏维埃俄国领土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个概念涵盖了当时的苏维埃俄国、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白俄罗斯,甚至还囊括了波罗的海三国芬兰。而这时,苏维埃俄国的领土并不包括整个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苏维埃俄国只是通过红军的军事行动,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但是,在苏维埃俄国国家领导人的眼中,这些国家和土地应是属于苏维埃俄国管辖范围之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与苏维埃俄国非一个国家的情况,列宁1920年2月2日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有过阐述。他说,苏维埃俄国对邻国执行的是“紧密联盟的政策”:“不言而喻,我们对乌克兰共和国执行的也是这样的政策,而且更加完善了。这里问题比较简单,因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之间以前就订立了条约。这个条约意味着两个共和国在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联邦关系。”一个“联邦关系”揭示了苏维埃俄国与乌克兰的实质性关系——“邻国”。至于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它们在政策和文件上是被看成“独立”国家的,而在实际上它们又常常被视为苏维埃俄国有权干预的土地。
1919年10月25日,托洛茨基提出为了追击尤登尼奇残部,可以兵发爱沙尼亚:“应该利用爱沙尼亚农民渴望和平的心理使他们明白,如果尤登尼奇撤往爱斯兰而没有遭到他们的反击,战争势必将转入爱斯兰境内。”
苏维埃俄国虽然是十月革命的产物,而在俄波领土问题上却持有顽强的历史观点。尽管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8月29日颁布法令,宣布:“由前俄罗斯帝国与普鲁士和奥匈帝国政府缔结的、涉及瓜分波兰的条约,因其与民族自决的原则、与承认波兰人民的不可剥夺的自主和统一的俄罗斯人民的革命法制意识相违背,由本法令予以彻底废除。”而在实际上,苏维埃当局却一直把波兰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的边界看成是“俄波边界”,而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毕苏斯基政府却试图为夺回波兰在历史进程中被四邻瓜分去的领土而诉诸武力。苏维埃俄国在这方面也是一刻没有放松准备,波乌、波白边界的争夺在新形势下如地火般运行。国内战争全面爆发期间,苏维埃俄国在波乌、波白边界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行动方面一直是苏维埃俄国运筹帷幄的重点。
为此而成立的西方面军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这个方面军负责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波兰的军事行动。总的决策是:为了掌控这些民族的领土,为了在这些领土上设防来维护苏维埃俄国的利益,苏维埃俄国政府决定建立苏维埃民族军。西方面军的建立表明苏维埃俄国政府不会在“俄波”历来的边界问题上作出让步。
但是,毕苏斯基政府却偏偏要在边界领土问题上做文章,它想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瓜分过波兰的大国的削弱,向东西方扩大自己的疆土。毕苏斯基认为,现有的边界是大国强加于波兰的,到了波兰人回到自己原先的归属地的时候了。
1918年秋天,毕苏斯基从东部边界着手,联合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力量,试图将波兰的东部边界向东推移。对于波兰政府和波兰民族来讲,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与迸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社会党左派都怀有重建国家的“故国情结”,而毕苏斯基恰恰是波兰社会党左派,他领导的政府也打着“社会主义”、“工农政府”的旗号。因此,在他身上出现这样的“故国情结”也就有着深厚的社会和政治基础。重建波兰,甚至是“大波兰”,就成了印有毕苏斯基符号的“波兰爱国主义”,或许是“波兰沙文主义”。所以,毕苏斯基出兵苏维埃俄国在波兰国内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对。
1919年1月28日,托洛茨基在一封致季诺维也夫、抄送列宁的电报中就提出:“最近的情报都表明波兰人极有可能发起全线进攻。您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同一天,苏维埃政府发表了《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告波兰政府和波兰人民书》,其中人民委员会对波兰人民强调,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对波兰政策的依据是民族自决的不可动摇原则,并郑重声明:“红军不会越过现有的白俄罗斯战线的地界”,在乌克兰一线,“苏维埃军队不会向目前所占地界的西部开展任何军事行动。”苏维埃政府还保证,不与第三方缔结反波兰的任何协议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俄波间的一切问题。
2月2日,列宁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波兰问题非常尖锐”,并且给波兰政府和波兰问题定了性:“除资产阶级的、保守的、地主的波兰外,除波兰一切资本主义政党势力外,协约国的各个国家都在拼命挑唆波兰同我们作战。”列宁还在讲话中再次极力驳斥了红军要打波兰的说法。这次会议通过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告波兰人民书》。
毕苏斯基于1920年4月12日下令进攻基辅,开始了向苏维埃俄国索要“被俄国占领的土地”的军事行动。这大大触犯了苏维埃俄国的爱国主义,也同样伤害了苏维埃俄国几乎所有领导人都怀有的“世界革命”的激情和向往。一个被苏维埃俄国领导人视为应是世界革命“红色桥梁”的波兰怎么能成为反对苏维埃俄国的“通途”呢?于是,波兰的爱国主义就与苏维埃俄国的爱国主义相碰撞了。4月29日,俄共(布)中央发表文告,呼吁工人和农民、“尊敬的俄罗斯公民”起来保卫苏维埃共和国。被列宁批判过的俄国传统的爱国主义和俄国这个概念第一次被苏维埃政权看作是赢得对波战争的武器,而且在俄国爱国主义这面旗子下,所要达到的就不仅仅是对波战争的胜利了。
战争过程
东欧混乱
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整个东欧陷入动乱。
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发,务求以有限资源占据尽量多的土地。
1919年初,波军和苏军尚未接到各自政府的命令便已开始交战,维尔纽斯波兰人自行组织的部队与Litbel的布尔什维克军为了争夺控制区而交火。最后是较有组织的苏俄部队获胜,逼使波兰人向西撤退。
1919年1月5日,红军解放明斯克,几乎没有遭遇抵抗,短命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垮台。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波兰地方武装进入白俄罗斯及立陶宛,与当地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团体多次交火。新组建的波兰陆军开始派遣部队开往东面去支援那些地方武装,而俄国人也向西增兵。
在1919年春,苏俄通过征兵,组成了人数达230万的工农红军。由于大部份红军投进了内战,只有少数在该年被派往西面;在1919年2月,西集团军只有4万6千人。在1919年2月,波兰陆军总共有11万人,4月扩充至17万人,其中8万人是战斗部队。到1919年9月,54万波兰陆军中有23万人在苏俄前线。
到1919年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科布林、普鲁扎尼、扎勒万卡河至尼曼河一线建立了据点。1919年2月14日,波军在莫斯蒂遇到红军的先头部队,后者未发一枪便后撤。从立陶宛,经白俄罗斯延伸到乌克兰的前线逐渐形成。
第一次冲突
第一次大型武装冲突在大约2月14日至16日发生,在白俄罗斯的曼涅维奇与比亚沃韦扎附近。二月下旬,苏军停止前进。波军与苏军同时又与乌克兰人作战。
1919年3月初,波军展开攻势,越过尼曼河,攻占平斯克,到达利达外围。4月红军攻占格罗德诺,不久却被波军逐出。
波军继续东进,1919年攻陷新格鲁多克,19日重夺维尔纽斯,把Litbel政权赶离其宣称的首都。8月8日,波军攻占明斯克,同月28日首次出动坦克作战。经过激战后,波军攻占邻近别列津纳河的博布鲁伊斯克,控制了从杰斯纳河至陶格夫匹尔斯的区域。
直至1920年初,波军的进展大致顺利。由于红军需要把主力用于对抗国内白军,只好在北起拉脱维亚、南抵乌克兰的西面战线逐步后退。1919年初夏,白军在俄国内战中占了上风,进逼莫斯科,毕苏斯基认为白军比布尔什维克人对波兰的威胁更大,因为白俄不愿接受波兰独立,而布尔什维克人至少宣布瓜分波兰为无效。毕苏斯基不理会协约国的施压,不肯参与推翻列宁的苏维埃政府,无形中在1919年夏秋之际挽救了布尔什维克政权。毕苏斯基后来写道,如果白军获胜,波兰在东面最多只能取得“种族边界”(寇松线)。与此同时,列宁向波兰提出把明斯克、日托米尔及赫梅利尼茨基地区划归波兰;波兰军方领袖Kazimierz Sosnkowski认为这个提议比他们本来要求的更加好。
联盟
1919年,波兰和俄国进行了几次不成功的和平谈判的各种努力。同时,由于波兰政治家难以接受立陶宛的独立与领土要求,特别是要放弃维尔纽斯(立陶宛历史上的京城,但波兰人占多数),波兰与立陶宛关系恶化,波兰谈判代表与拉脱维亚临时政府推进关系,在1919年末-1920年初,波兰和拉脱维亚军队进行了对抗俄国的联合行动(Zima行动)。
波兰与流亡的乌克兰民族主义头目西蒙·彼得留拉在1920年4月21日签订《华沙条约》。代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彼得留拉连同一些乌克兰白军在败于布尔什维克人后逃到波兰寻求庇护,他仅能控制邻近波兰国境的小片地区。根据彼得留拉与毕苏斯基的协议,彼得留拉同意波兰对西乌克兰的领土要求,波乌两国未来以玆不鲁河为两国之间的国界。彼得留拉得到波兰承认乌克兰的独立,及波兰会提供军事上的支援协助他的政府返回基辅。
两人即时面对本土的反对声音。毕苏斯基受到国内的国家民主党人强烈反对,他们反对乌克兰独立。彼得留拉也因为与波兰结盟及放弃了西乌克兰而被许多乌克兰政客抨击。
彼得留拉的联盟使战役开始时有1万5千亲波兰的乌克兰部队参战,在战争中,经过招兵及吸纳从苏俄部队脱离的逃兵后,增至3万5千人。可是到最后,这支兵力并不足以实现彼得留拉寻求乌克兰独立的心愿,或是毕苏斯基渴望他的Międzymorze联盟能拥有乌克兰盟邦的梦想。
双方实力
Norman Davies指出,要推断双方实力相当困难,即使是当时的将领们,也往往不完全清楚自己的部队。
1920年初,苏维埃红军已经击败了邓尼金白军,又与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签订和约。波兰前线变成红军最重视的战场,苏俄加强投入资源及部队到那里。1920年1月,红军在别列津纳河附近及白俄罗斯开始集结70万人。
在波军展开基辅攻势时,红军的西南方面军约有82,847人,包括28,568人的前线部队。波军兵力估计有12,000至52,000人。当苏方在1920年中反攻时,形势已经改变,苏方有约79万人,至少比波军多5万人;图哈切夫斯基估计自己有16万可随时作战的部队;毕苏斯基估计敌军有20至22万人。
在1920年内,将近80万红军人员投入到对波兰的战争,其中40.2万人派往西方面军,而35.5万人派往西南方面军。Grigoriy Krivosheev的估计相近,西方面军有38万2千人,而西南方面军有28万3千人。
Norman Davies指出波兰前线的红军部队在1920年初增加如下:
波兰部队从1918年的约10万人增至1920年初的逾50万人。
1920年8月,波兰陆军共有737,767人,一半在前线。扣除苏方的人员损失,波苏两军在作战人数上大体相当,到华沙战役时,波军可能在人数及后勤上轻微占优。
苏俄最高当局计划在4月下旬或5月发动新攻势。波兰已经发觉苏方正预备新攻势,波兰方面决定先发制人。1920年的基辅攻势是为了打败波军南翼的红军,及在乌克兰扶植亲波兰的彼得留拉政府。
基辅行动
4月24日,波兰展开其主要攻势“基辅行动”,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成为毕苏斯基计划中的联盟一员。
波兰第三军团轻易地打败乌克兰的红军,不过后者损失轻微。波乌联军在5月7日进占基辅
红军在5月29日反攻。北方的波兰第一军团被击败,红军第十五集团军夺回道加瓦河别列津纳河之间的地区。
1920年5月24日,南方的波兰部队初次遭遇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6月5日,布琼尼以哥萨克骑兵突破了波乌联军的战线。苏俄随后利用流动骑兵去打击波军后方,重点针对通讯节点及补给线。到6月10日,波军全面后撤,6月13日放弃基辅。在乌克兰的波兰第三军团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决定向西北突破苏军战线。
苏俄连胜
虽然波兰在乌克兰的部队顺利后撤,却无法支援北方前线及加强在奥德河的防御。
由于兵力不足,波兰在三百多公里的前线只有12万人及约460门炮,且无战略预备队,防御工事几乎全无。
反观红军,由年轻的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西北方面军,总兵力有10.8万人以上的步兵及1.1万骑兵,722门炮及2,913挺机关枪。在某些扼要地点,俄军的兵力是波军的四倍。
图哈切夫斯基在7月4日沿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一线发动攻势,越过奥德河及别列津纳河。北方的第三骑兵军打算从北面包抄波军,移近立陶宛及东普鲁士的边界。第四、第十五及第三集团军向西压迫,在南方有第十六集团军及Mozyrska兵团支援。到了7月7日,波军被逼全线后退。由于波军的顽强抵抗,图哈切夫斯基企图突破波军战线,把波军压逼到西南方的平斯克沼泽的计划落空。
7月14日,维尔纽斯失守。在南方的加利西亚谢苗·布琼尼的骑兵深入波兰后方,7月19日苏军占领了博罗德诺,向利沃夫及札莫希奇前进。波兰人在7月初意识到俄国人的目标不再限于把边界西移,波兰的独立再次岌岌可危。
苏军进展
8月1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被俄军占领。波军打算用第四军团及Poleska兵团据守布格河之线,但是一星期后便告失守。苏俄的西北方面军在8月2日越过纳雷夫河,距离华沙只有60英哩。西南方面军把波军逐出乌克兰后,围攻波兰第六军团据守的利沃夫。此时波兰的政客试图向莫斯科求和却不得要领。
在加利西亚-利沃夫附近的波军成功的发动了一次反击,阻延了俄军,也制止了波军在南部战场后退。可是华沙附近的形势继续恶化,无法扩大南部反攻的战果。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华沙战役,波军陆续集结部队,试图做最后一搏。
外交局势
当局势转为对波兰不利时,毕苏斯基在政坛上的力量也减弱,而其对手的力量则上升。在苏军逼近华沙之际,毕苏斯基差不多在最后一刻重拾其影响力,特别在军事上。Leopold Skulski的政府在6月初辞职。
苏联共产党的指示下,7月28日,一个名为“波兰临时革命委员会”的傀儡政府成立,以管理被红军占领的地区。在胜利在望的时候,苏军高级指挥官之间的不和也在滋长,正是由于高级指挥官之间缺乏合作,最终导致他们在华沙战役大败。
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向波兰施压,劝他们接受苏俄的和平条件。
1920年7月,英国宣布向波兰供应大量在一战后过剩的军事物资,不过反对英国援助“白色波兰”的英国劳工联合会却以威胁发动大罢工为手段,迫使付运波兰的武器无法离开英国的港口。劳合·乔治对于支援波兰人并不热心,可是受到右翼内阁成员如寇松温斯顿·丘吉尔施压才向波兰提供那些物资。
1920年7月11日,英国政府向苏俄发出“实质上的”最后通牒,要求苏俄停止对波兰及俄军(在俄罗斯南部由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的敌对行动,以及接受以寇松线作为苏俄与波兰的临时边界,直至永久边界经谈判后确立。如果苏俄拒绝,英国威胁将以一切可以用到的方法协助波兰,不过在现实上英国也受到国内政局限制。7月17日,苏俄方面予以拒绝,并且反建议直接与波兰谈判。英国的回应是如果苏俄继续向波兰进攻,就中止与苏俄的贸易谈判,苏俄对此不予理会。
1920年8月6日,英国工党出版了一份小册子,宣称英国工人永不会在这场战争中成为波兰的盟友,而工会也阻止补给品运往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协助白俄军的英国远征军。法国社会党人在它的报章上说:“不向反动的、资本家的波兰提供一人、一元、甚至一颗子弹。俄国革命万岁!工人国际万岁!”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德国工人也拒绝转运供应波兰的战争物资。
立陶宛为了取得维尔纽斯及附近地区,同时也碍于苏俄在外交上施压,在1920年7月决定支持苏俄。同年8月波兰-立陶宛战争爆发。
波兰的盟友很少。法国在1919年派出400人的顾问团到波兰,又协助主要由波兰裔组成、在一战时由法国指挥的“蓝军”从法国到达波兰。匈牙利愿意派出3万人的骑兵军支援波兰,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肯让他们过境;然而一些装载武器的火车还是从匈牙利抵达波兰。
1920年8月10日,俄军的哥萨克人越过维斯瓦河,企图在主力从东面展开进攻时从西面攻占华沙。8月13日,俄军的初次攻势被击退。波兰第一军团抵挡了向华沙的直接进攻,又阻止了向拉济明的进攻。
苏军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但波兰方面已经破译苏军的无线电通信,使图哈切夫斯基跌进毕苏斯基及其参谋长罗萨东斯基(Tadeusz Rozwadowski)布下的圈套。在北面,苏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在将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华沙南面,图哈切夫斯基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及卢布林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叶戈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戏是促使布琼尼及叶戈罗夫违抗命令的决定性因素。追求个人胜利的斯大林只顾夺取利沃夫,红军在围攻该城时却遇到顽抗。
在一日之内,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停止,随后变成撤退。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驱赶筋疲力尽的苏军。波军在一天内前进30公里,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到了8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后备军全面投入反攻。波军贯彻了毕氏的计划,从南面出击,找到敌军方面军之间的巨大缺口。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到达图哈切夫斯基部的后方,8月18日把其大部份部队包围。在同一天,远在明斯克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余部后撤及重新整编,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命令。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那时他根本无法与大部份在华沙附近的主力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败退的太过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波军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西北方面军。俄军在卡莫罗战役被波军骑兵击败,虽然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伤亡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余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捷尔诺波尔-迪布诺-明斯克-利达一线。
在南面,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在9月18日占领了兹布鲁奇河左岸,次月又再向东前进。
结束
在华沙战役后,苏俄向波兰求和,而波兰人一来在战争中已伤亡不少,二来受到国际压力,而且波军已占领了大部份有争议领土,也愿意谈判。10月5日,苏俄向波兰的提案被波兰接受。10月12日,波兰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及苏维埃乌克兰签订停火协议,10月18日生效。和约的谈判其后开始。
当时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已有2万3千人,并已占领了波兰以东的一些地区。他在11月10日被布尔什维克军攻击,到了21日被逐至波兰控制区内。
战役后续
英国历史学者A·J·P·泰勒认为波苏战争“大大地决定了以后20年或更长的欧洲历史。……秘密地及几乎不自觉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导人放弃了国际革命的理由。”否则布尔什维克人会提早20年出兵国外去“制造革命”。
美国社会学家Alexander Gella认为波兰的胜利不单为波兰,也至少为整个中欧,带来20年的独立。
英国军事史家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将军(J. F. C. Fuller)更将波苏战争中最关键的华沙战役列为改变世界局势的关键性战役,在其巨著《西洋世界军事史》中以一整个章节进行记述,同时更从当时西欧各国在一战后的疲弊与国内共党革命的暗潮汹涌论断,倘若波兰于华沙战役战败,当时的欧洲不可能抵挡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闪电入侵,因而总结地指出“西方国家应该要记住,波兰在1920年曾经拯救过整个西方文明”。
在和平谈判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意在有争议领土上向波兰大幅让步。波兰已精疲力歇,国内民意也反对继续战争。
主政的国家民主党也不太关注乌克兰人的命运及对彼得留拉的条约义务。他们只打算占有那些在种族上或历史上是波兰的、或是可以波兰化的地区。《里加和约》在1921年3月18日签订。毕苏斯基认为该条约是一项懦夫行为,为此向乌克兰人致歉,因为它实际上违反了毕苏斯基与彼得留拉的禁止单独谈判和平的—波兰与乌克兰的军事同盟条款。波兰当局更扣留了它的乌克兰盟友—彼得留拉,使波兰与其少数族裔乌克兰人的关系更差。
波兰在1920年秋也战胜了立陶宛,夺回维尔纽斯地区,成立了一个由波兰人主导的“中立陶宛管治委员会”。那里经公民投票及1922年2月20日的议会表决后,被并入波兰。因此,波兰和立陶宛的关系在以后多年一直欠佳。
直至1989年,在共产政权统治下,波兰及其它苏联国家的历史书不提或是尽量少提及此场战争,就算是有,也是当作俄国内战中的外国干预来写。
战争结果
战争的失败在苏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前景。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而该方面军政委斯大林在1920年9月23日专门做了声明,阐述他对战争失败的看法以及解释他的责任。而最高领导人列宁思想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觉得战争失败可能是犯了战略错误,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失败主要还是主观原因;与会的大多数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捷尔任斯基布哈林加米涅夫斯大林等都持上述观点。
在最初马恩理论中,就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不过要求各国无产阶级协调行动,并没有武力输出思想。列宁尽管也认同这个思想,但考虑到俄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不具备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条件,需要西方先进国家援助;如果这些国家也是无产阶级掌权,那不必多言。列宁更希望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而俄国革命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而苏波战争则成了苏俄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实践。
历史影响
这次实践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俄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由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转为和平共处,与周围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立陶宛签订了和平条约。
1921年3月18日,苏波两国签订了里加条约,为两国的紧张局面划上了一个句号,条约对波兰较有利。18年后,苏军在1939年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波兰东部,同年11月,这两个地区加入苏联,重新并入乌克兰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
大约80000名苏联战俘中有20000名因为疾病、食物短缺等原因死于波兰战俘营。
同时,51000名波兰战俘中也有20000名左右死于苏俄战俘营。
经验教训
俄战争失败的真实原因还是它的对外战略追求目标造成。从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外政策出发点首先从意识形态利益出发,致力于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这主要是:
首先,认为消灭战争必须消灭帝国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者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而且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既然革命在社会矛盾集中的俄国爆发了,而俄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开端,所以革命必然扩展到西方先进国家”
再者,又认为只有唤起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俄国革命才会最后成功。
只能说伟大导师列宁更希望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而俄国革命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而苏波战争则成了苏俄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实践。
这次实践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许多领导人竟然又在战后提出了“红色干预权理论”。幸而列宁还是比较清醒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4 10:28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