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美国2023年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传记电影
《拿破仑》(原名《士兵行囊》)是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历史、传记题材影片,由大卫·斯卡帕编写剧本,杰昆·菲尼克斯、凡妮莎·柯比主演,于2023年11月22日在北美上映,12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法国大革命时代,波旁王朝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Catherine Walker饰)在断头台上受刑,而目睹此情此景的青年炮兵军官拿破仑(杰昆·菲尼克斯饰)则看到了机会。雄心勃勃的他希望不仅仅被视为科西嘉岛的“野蛮人”。很快,他在土伦围城战中出其不意地击败了英军。此后,他的地位扶摇直上。在一次幸存者舞会上,他遇到了约瑟芬(凡妮莎·柯比饰),她在雅各宾派恐怖统治结束后刚从监狱中获释。二人在两年后结婚。征战埃及、雾月政变、奥斯特里茨战役,随着拿破仑从军事统帅成长为皇帝,他和约瑟芬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加深。但是,约瑟芬无法为国家带来王位继承人,导致这对相互依赖的夫妻走向末路。拿破仑离开了约瑟芬,即使他仍然忠于她,在她死后继续保持着对她的爱。侵俄失败后,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地中海厄尔巴岛。1815年,他东山再起,却兵败滑铁卢,最终被流放到南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称自己一直对拿破仑深感兴趣(其执导的处女作《决斗的人》即以拿破仑时代为背景),因为拿破仑最初不过是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无名小卒,却将世界控制于掌心。在请教了包括牛津大学西欧史教授、拿破仑研究者迈克尔·布罗厄斯在内的专家学者后,雷德利·斯科特得出的结论是:拿破仑改变世界历史的一系列征伐是其与妻子约瑟芬之间旷日持久的“浪漫战争”。“拿破仑征服世界只为赢得约瑟芬的爱,当他发现自己不能如愿时,又找算以征服世界的方式毁灭她,并最终毁灭了他自己”。
剧本创作
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前为拿破仑“着迷”,他为拍摄拿破仑的传记影片而做了大量的工作,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却最终未能如愿。雷德利·斯科特拿到了斯坦利·库布里克为拿破仑所写的剧本,但读完后,他感觉无聊,甚至有些平庸。
在该片筹备期间,雷德利·斯科特明确了自己并非想拍一部落入传记影片窠臼的电影,因此编剧斯卡尔帕寻找与以前不同的视色时,发现拿破仑与皇后约瑟芬之间的婚姻才是值得好奇的事。因为拿破仑在残酷的战争游戏中纵横无敌,却对妻子束手无策,只能默默忍受她出轨,却仍迷恋于她。斯卡尔帕认为拿破仑对待女人似乎很无能。这个结论令斯科特产生了兴趣。实际上,强悍的女性是斯科特电影的标志象征之一,而造成这一根源的原因是由于他的母亲正是一位既强悍又凶狠的女性。
在斯科特眼中,拿破仑可以与亚历山大大帝、希特勒等人相提并论,双手沾满鲜血,同时又拥有非凡的勇气与能力,他希望向观众展现一个并不常见的拿破仑。于是,他将以往可能沦为情节衬托的“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变为故事的重心:无论战争的描绘多么壮观宏大,叙事焦点最终会回到约瑟芬。
演员选择
斯科特邀请杰昆·菲尼克斯出演拿破仑的想法源于《小丑》,他认为杰昆·菲尼克斯所演绎的悲剧恶魔与拿破仑的人生底色高度重合。约瑟芬一角原定由朱迪·科默出演,但她因档期问题辞演,由凡妮莎·柯比接棒。
角色塑造
虽然是斯科特眼中扮演拿破仑的不二人选,但菲尼克斯在开拍前十天时告诉斯科特,他不知道该如何诠释拿破仑这一角色。于是,斯科特和菲尼克斯在接下来的十天里,以每天12小时的工作强度,通过逐场戏对拿破仑进行心理分析的方式,打消菲尼克斯内心的疑虑不安。 斯科特曾称,为了尊重菲尼克斯的建设性意见,他们可以说是重写了整部电影。对于凡妮莎·柯比而言,扮演约瑟芬的难度远大于想象。她认为约瑟芬难以被定义,因为各种来源的资料对于这位法兰西皇后的展示都不尽相同。以至于每当她以为自己好像抓住了关于约瑟芬的线索而感到有了底气时,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东西让她打消念头。
妆发造型
在约瑟芬的造型方面,导演斯科特要求设计师不必拘泥于历史,而应优先为角色服务,找到更凌乱、更自然的风格。在导演眼中,约瑟芬应该像去赴一场Cure concert,她很狂野,即使成为了皇后她也永远不会像其他贵族一样。为此,设计师需要在历史准确性和现代风格中取得平衡。比如,他们决定让她的眉毛保持相当粗壮的状态,因为对于在远离贵族圈的马提尼克岛长大的约瑟芬来说,这是她与生俱来的野性的一部分。
幕后花絮
宣传发行
宣传活动
票房记录
票房记录截至2024年3月30日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该片对于拿破仑的刻画是充满艺术加工,并且有导演特别的主观的意识在里面,在拿破仑的肖像画中同样也有艺术的加工,只是让人在两种不同的艺术加工当中,看到了巨大的落差。所以导演斯科特其实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强者的神圣光环给一层一层地扒下,让观众们看到其实强者对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好。电影的最后,导演列出了拿破仑一生中每场战役的伤亡人数,共有300万之多,既表达了导演的反战理念也是在提醒大家战争的残酷。《拿破仑》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也足以称之为一部独特的作品了。(央视电影频道《今日影评》评)
负面评价
该片没有探究为什么波拿巴战败后仍被允许活着,也没有考察导致他迅速崛起和衰落的复杂政治。处理像拿破仑这样的传奇人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斯科特留下了太多明显的漏洞,希望更感兴趣、更有见识的观众自己来填补空白。这使得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被抛在一边。《拿破仑》给人的感觉不太像一部古典风格的史诗,而更像是一部大预算作品。混杂的英式和美式口音强化了这种品质,还有其对事件的慷慨处理,如拿破仑的军队向金字塔发射大炮。很明显,斯科特对史诗的准确性比对其所激发的情感更感兴趣,但以诚实、克制和细致的方式解构一个传说是颇具价值的事情。(《北京晚报》评)
该片模仿了传统史诗片的叙事手法,却加入喜剧元素,以达到将历史人物还原为人的效果。作为艺术创作,无可厚非。然而,作为历史片,《拿破仑》中常识错误太多,且全片聚焦于他的私生活,一句“命运把我带到了这里,命运给我带来了这块羊排”,犹如小混混,完美略过拿破仑的思想和文治武功,似不妥当。(《北京晚报》评)
相关事件
内容争议
在该片上映之前,史学家丹·斯诺即指出电影预告片表现的情节与历史不符,比如历史上玛丽·安托瓦内特被行刑时是留短发而不是预告里的长发,拿破仑对着金字塔开枪历史上也是不存在的等等。对此,该片导演雷德利·斯科特通过《纽约客》杂志回应:“少管闲事!”
该片内容中与史实的出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该片开始于拿破仑目睹了玛丽·安东瓦内特被斩首,历史上拿破仑没有机会见证她被砍头。
该片中,土伦战役结束后,拿破仑从被炸死的坐骑体内取出炮弹,命人交给自己的母亲。而实际上,他与母亲的关系非常疏远。
该片中的奥斯特里茨战役里大量士兵溺死于冰湖中,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这种场面,那里的池塘并不深,士兵们在穿越池塘时被杀,但并非死于溺水。
该片中,拿破仑向金字塔开炮,历史上他没有这样做。
该片中,拿破仑为了与约瑟芬团聚而逃离厄尔巴岛。历史上,约瑟芬早在拿破仑离开厄尔巴岛前的几个月就去世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15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