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语:Russian Empire;1721年10月22日—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也叫沙皇俄国,中文一般简称为“沙俄”,自称“第三罗马”。是1721年
彼得一世加冕至1917年
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
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
君主制国家,由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国号
俄罗斯帝国是1721年至1917年间俄罗斯的国名。按
俄罗斯及世界主流学派观点,俄罗斯沙皇国是1547年—1721年间俄罗斯的国号,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
瑞典的
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的皇帝”的头衔,正式称皇帝,从此以后的俄罗斯正式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俄罗斯的
沙皇(
凯撒)”的称号也变成了“俄罗斯的皇帝”。
历史
早期历史
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长于
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
德涅斯特河、东到
第聂伯河以及
黑海北岸的广袤的
东欧平原上。
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哥罗德。882年,
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
奥列格大公征服
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
基辅大公称号。13世纪初,
基辅罗斯衰落,
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1453年,
奥斯曼帝国皇帝
穆罕默德二世攻克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灭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和
伊凡三世结婚,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和
俄罗斯大公
伊凡三世的儿子继承王位成为
瓦西里三世,从此以后便自称“第三罗马”。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
法典,规定了
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
伊凡四世于1547年加冕称
沙皇,俄罗斯从此开始了对外扩张政策。得到
封建领主阶级的支持,1549年设立了特别会议,编纂新法典,改革地方和中央的政治、行政、经济、军事,尤其是
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权力很小,受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军事强大后,开始对外扩张。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灭亡了
喀山汗国,1556年
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到1557年,
西伯利亚汗国也臣服于伊凡。然后使大
诺盖汗国臣服于俄罗斯。
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
多民族国家。1572年粉碎
克里木汗国。灭掉
喀山汗国是
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此以后俄罗斯力量强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攻灭喀山改变了俄罗斯人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粉碎克里木意义重大,克里木汗国当时是
奥斯曼土耳其之鞭,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前进侵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东欧大陆,而粉碎
克里木汗国使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俄罗斯及东欧再也不可能;打开了通往
西伯利亚的道路。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
沙皇”,自留里克王朝起首都为莫斯科,其国号称俄国。
伊凡四世之子费多尔无子,死后
留里克王朝绝嗣。全俄
缙绅会议推举戈东诺夫为俄罗斯沙皇。他继承
伊凡雷帝遗志,停止与波兰的战争,在北方向瑞典发动战争,扩大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向东继续侵略
西伯利亚汗国,南方与
克里米亚汗国交战,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
伊凡四世在位时期,也推进俄罗斯农奴化进程,规定如果一个自由人为他人工作满六个月以上,就沦为这个人的奴仆。还公布逃亡农奴的追捕期限为五年。在位末期俄罗斯不断发生农奴起义。
16—17世纪,
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
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地处
欧洲东部的东正教国家
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
帝国成立
1613年,全俄罗斯
缙绅会议(zemskysobor)宣布立17岁的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俄罗斯开始只是一个在
莫斯科附近的小国,其帝国的地位并不被欧洲承认。
彼得一世成为沙皇后,一开始他为了保护南方的国界而开始对抗信奉伊斯兰教的鞑靼和
奥斯曼帝国。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彼得开始到欧洲寻找盟友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拜访了
勃兰登堡(普鲁士)、
荷兰、
英国和
神圣罗马帝国等。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
彼得一世是从改变生活习俗开始进行改革的。为了使俄国人在外表上更像西欧人,他在回国后的第二天亲手剪掉了前来
觐见他的大贵族们的长胡须,不久又宣布这是全国臣民应尽的义务.彼得还废除了俄国长期以来使用的历法,自1700年1月1日起改用欧洲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彼得从西欧引进了许多文化成分,其中最突出的是发展俄国的
教育事业.他亲自聘请几名英国教授到俄国办学和执教,于1701年1月在莫斯科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所世俗学校——数学航海学校。此后,彼得又创办了许多学校。彼得一世认为金钱是进行战争的命脉。他从西欧回国后,立即按照英国的经验进行了
币制改革,自1700年起开始在俄国流通新币。他还巧立名目,在短短几年内使各种
捐税成倍增加。
北方战争开始后,俄军在1700年11月19日进行的
纳尔瓦战役中一败涂地。这迫使彼得加紧进行加强俄国
军事实力方面的改革。
在军事上,彼得一世痛定思痛,加紧推进军事改革,大力扩充军备。彼得废除了贵族军队和雇佣兵制,在1705年2月20日的诏令中第一次提出“应当征兵”的术语,此后进行征兵,建立起常备军,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33万人。他改革军官制度,规定军官任命实行选拔制,颁布了著名的“官秩表”,允许出身卑微的士兵晋升军官,还大胆从外国军队中聘请忠于自己事业的军官。他调整陆军编制,把俄国陆军分为步兵、骑兵和炮兵三个兵种,既突出了不同兵种之间的专业化区分,又注重它们在作战行动中的协调与配合。他还开办造船厂,派遣贵族子弟出国学习造船技术,聘请外籍技师,创建俄国第一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他不仅在国内造船,还多次指示驻英大使在英国买船。此外,他进行了以加强军队统一指挥和正规化管理为目的的军事机构改革。
彼得一世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俄罗斯的军事、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一个强大而生机勃勃的世界强国,为后期对外侵略扩张、与欧洲列强抗衡、成就横跨欧亚的帝国准备了条件。1712年后,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迁都至
圣彼得堡(在一战时该城改名为
彼得格勒),以窥视
欧洲大陆。1721年,俄罗斯沙皇
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称彼得大帝。
混乱时期
从1725年彼得大帝逝世,到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俄国进入了一个长达三十七年混乱的宫廷政变时代,期间更换了六位皇帝。彼得一世的继任者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即叶卡捷琳娜一世(Екатерина I),仅在位三年(1725年-1727年5月),被认为是强势高级官员集团下的一个傀儡。不过叶卡捷琳娜一世仍在1727年通过《布连斯奇条约》与清朝明确了分治蒙古南北部的边界线,确立了对布里亚特地区、中西伯利亚地区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殖民,并且改善了通商关系。
1727年5月,叶卡捷琳娜一世逝世,其未成年的孙子彼得二世(Петр II)继位,在位仅三年(1727年5月-1730年)便夭折,随后俄国贵族们决定邀请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一世(Анна I)即位,在位十年(1730年-1740年),在位期间是贪图享乐,并且大肆重用以比隆为代表的德意志贵族。
1740年10月,安娜一世逝世,伊凡六世(Иван Ⅵ)继位,同时比隆任摄政王,仅一个月后便被捕流放,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名德意志人贵族奥斯特曼摄政,但其摄政依然于1741年11月25日被俄国贵族推翻,并且拥立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Елизавета I Петровна)继位。
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在位20年(1741年-1761年),在位期间恢复了彼得一世时期的改革政策,同时指定自己的外甥德意志人卡尔·彼得为继承人。1761年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逝世后,卡尔·彼得继位,成为彼得三世(Петр III),再次开始推行德意志化政策,但仅在位半年便被俄国贵族推翻,转而拥立其妻叶卡捷琳娜即位,即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 II)。
开明专制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可以说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二个强盛期,帝国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当大的
新版图。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为索菲亚·腓特烈·奥古斯特,是出生于德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公主。1744年被选为俄国彼得三世的妻子,之后成为了俄国的皇后。1762年6月底,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
宫廷政变,推翻了自己昏庸无能的丈夫,登上了女皇的宝座。此时欧洲启蒙思想盛行,叶卡捷琳娜早在继位前便受其影响,同时也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书信往来探讨治国之道。同盟的熏陶下,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后决定实行“开明专制”的改革。
1763年,完善国家管理制度,改革参议院,设立内阁,加强皇权统治;1764年:取消乌克兰盖特曼,开始限制哥萨克的自治权。1765年,取消扎波罗日军,取消乌克兰哥萨克的自治权,实行省一级管理制度;丈量国有土地,赏赐贵族;颁布《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给予贵族特权。1767年,成立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该委员会颁布《圣谕》,《圣谕》由22章655条组成,绝大部分系抄袭西欧启蒙哲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著作,并非正式立法,仅为新法典编撰的指导文件,也未向社会公开。但新法典的编撰因为农奴制问题僵持不下无法解决,使得新法典无法制定,新法典编纂委员会也于1769年暂时解散,1774年正式解散。
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自行瓦解除了大贵族和大地主阶层,国内大多数人都呼吁废除
农奴制。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深知农奴制对于俄国
社会发展的阻碍,但是她不仅没有废除农奴制,反而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巩固农奴制度,甚至把农奴制扩展到了
乌克兰、
顿河、
伏尔加河流域以及南方各省,使得俄国贵族的领地不断扩大,农奴不断增加。她还颁布了《赐予俄国整个贵族阶层自由》诏书,不仅免除了他们的服役责任,让他们直接继承世袭土地,还给了他们处置农民的无限权力,甚至可以把农奴当做物品随意买卖。1773年俄国爆发了
普加乔夫起义。由于不堪大贵族和大地主的压迫,广大农民、市民下层群众、矿工和部分哥萨克在普加乔夫的领导下爆发了革命。他们反对地主,反对农奴制,但认为沙皇是好沙皇,没有提出反对沙皇的口号。起义使得叶卡捷琳娜二世十分恐慌,她派出重兵镇压了起义并且非常残酷地将起义领导者普加乔夫、佩尔菲利耶夫等人处以极刑,将几千名起义官兵流放到
西伯利亚。
普加乔夫起义后,叶卡捷琳娜二世认识到光靠“开明专制”无法让国家得到真正的稳固,所以其改革开始走向“专制化”。于1775 年: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取消省州县三级管理体制,实行省县两级管理体制;为防范农民起义而设置更多的基层县,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1783年,取消乌克兰农奴迁徙的权利,在乌克兰地区从法律上肯定了农奴制的存在,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发展到了顶点。1785年,为了给予贵族特权和资产阶级利益,扩大政权基础。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了《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和《俄罗斯帝国城市权利和利益敕书》,对贵族在俄国的特权等级地位在法律上加以确认,贵使贵族阶层真正成为了“自由”阶层;同时给予城市市民一定的自治权,提高了商业资产阶级在专制国家的政治地位。
在军事上,为了更好地镇压农民起义和应对欧洲的革命,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力扩充完善俄国军队。到1796年,俄军陆军总数为50万,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军队。
涉足西欧
1764年,俄国与普鲁士秘密签订了共同反对波兰的协定,企图在1766年强迫波兰通过非天主教徒同天主教徒权利平等的法案,遭到拒绝后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67年入侵波兰,并于次年通过了该法案。1768年,奥斯曼土耳其抗议俄国入侵波兰过程中侵犯了土耳其边境,并且违反1711年普鲁特条约中关于不得在波兰驻军的规定,要求俄军撤出波兰。在遭到俄国拒绝后,于1768年10月6日向俄国宣战,史称第六次俄土战争。奥地利和普鲁士也担心俄国对波兰的侵略可能会危及自身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故计划支持土耳其反俄。
在俄土战争还在进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外交上的孤立,阻止奥地利倒向土耳其一边,叶卡捷琳娜二世放弃了原来兼并西乌克兰、白俄罗斯而维持一个软弱波兰附属国的计划,接受了普鲁士瓜分波兰的建议。1772年,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签订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1773年9月30日,波兰国会在沙俄军队刺刀的威逼下,批准了瓜分条约。而在与土耳其的第六次俄土战争中,俄军在取得了一系列战果后,由于普加乔夫起义的爆发而急需回防,土耳其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选择求和,双方于1774年缔结和约,俄国获得了黑海出海口。
在第一次瓜分波兰后,波兰仍然是欧洲的一个大国,但领土和人口大幅减少。1775年,俄国大使斯塔克尔贝格开始对波兰进行干预,成立了常务院。1778年和1787年,由于普奥和俄土之间的战争,波兰得到了喘息的机会。1788年10月6日,波兰爱国者召开“四年议会”,开始进行政治改革。1789年1月,议会废除了常务院和“根本法”。1790年7月,普奥两国签订协定,导致波兰的国际环境恶化。1791年5月3日,波兰通过了历史上著名的“五·三宪法”,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发展资本主义。然而,这一举措遭到了俄普两国的强烈反对。1792年5月18日,俄国发动侵略战争,波兰军队虽然奋勇抵抗但最终失败。1793年1月23日,俄普两国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同年6月17日,在格罗德诺召开的波兰议会被俄国军队威逼,最终在8月17日被迫接受第二次瓜分。
在第二次瓜分波兰后,1794年3月24日,波兰爆发了由兰塔代乌士·科希秋什科领导的全民抗俄武装起义,即科希秋什科起义。起义军在初期取得了一定战果,然而从5月份开始,战局逐渐恶化。6月,起义军遭到俄普联军的重创。9月,俄军增援华沙,10月10日,起义军在玛切约维策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11月4日至6日,华沙最终失守,起义失败。
压制科希秋什科起义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决定彻底消灭波兰。由于俄普奥三国分赃不均,矛盾激化,特别是普奥两国因争夺克拉科夫陷入僵局。1795年1月3日,俄奥两国签订了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普鲁士则在10月24日被迫接受这一现实并签订协定。根据协定,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共12万平方公里;波兰从此被完全瓜分并灭亡,直到123年后的1918年才恢复独立。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场革命引发了欧洲各封建君主,特别是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极度反感和反击。当时,俄国正忙于与土耳其和瑞典的战争,最初对法国革命的性质并没有明确的认识。然而,随着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91年6月的出逃未遂和被押回巴黎,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积极组织反对法国革命的同盟。
1791年10月,俄瑞两国签订了防御同盟条约,并准备用战争恢复路易十六的政权。到了1792年春,第一次反法联盟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的推动下几乎成型。然而,由于列奥波特二世和古斯塔夫三世的突然去世,武装干涉被推迟。1794年,反法联盟军队连连失败,联盟内部矛盾加剧。到了1795年,普鲁士和法国开始和平谈判,并在4月签订了和平条约。尽管如此,叶卡捷琳娜二世并没有放弃反法立场,反而决定派遣苏沃洛夫将军率领六万俄军去法国镇压革命。1796年9月,尽管面临财政困难,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决定直接与法国交战。然而1796年11月7日,叶卡特琳娜二世突然中风身亡,其子42岁的保罗一世(Па́вел I)继位。
反法同盟
1801年3月24日,保罗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巴夫洛维奇继位,称亚历山大一世(Александр I)。亚历山大一世继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宣布将遵循他的祖母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法律和精神”来治理国家。他在统治初期颁布了一系列恢复叶卡特琳娜二世时代的贵族特权的法令,并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常设委员会”作为沙皇的咨询机关。
亚历山大一世继位后,迅速改变了父亲的对外政策,转而回归反法同盟。1801年3月23日夜,他下令从奥伦堡召回哥萨克骑兵团,结束了与拿破仑的印度远征计划。同年6月和10月,他分别与英国和法国签订了海上协定和和约,稳固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关于东方问题,他最初采取缓和政策,但最终在1801年9月12日签署了合并东部格鲁吉亚的宣言。1803年,由于拿破仑的行动触犯了俄国利益,俄法关系逐渐紧张。1804年3月,拿破仑逮捕了波旁家族的昂吉安公爵,亚历山大一世随即提出抗议。1805年4月11日,英俄同盟条约在彼得堡签订,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形成。然而,该同盟在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遭到惨败,导致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1806年,亚历山大一世开始组建第四次反法同盟。但在耶拿-奥埃尔施塔特战役中,普鲁士军队遭到重创,拿破仑随后占领了柏林。1807年,经过多次战役和失败,亚历山大一世最终决定与拿破仑和谈。6月19日,俄国请求休战,7月7日,提尔西特和约签署。根据提尔西特和约,俄国获得了波兰的部分领土,但也接受了拿破仑在欧洲的多项变动,并承诺参加对英国的大陆封锁。1808年,亚历山大一世利用与拿破仑的和约,派军入侵芬兰,随后在1809年成功占领该地区。
1812年5月,拿破仑离开巴黎,6月22日抵达维尔科韦息卡,并下令开始对俄国进攻,1812年卫国战争爆发。由于在数量上不占优,俄军被迫后撤,拿破仑趁势命令法军追击,向俄国腹地推进。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法军逐渐疲惫不堪,物资短缺,兵力也逐渐减少。8月16日,法军向斯摩棱斯克发动总攻,但未能彻底击败俄军。9月,俄军主动放弃莫斯科,拿破仑虽然占领了莫斯科,但未能迫使俄国投降。随着冬季的临近,法军开始撤退,遭到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不断骚扰。最终,拿破仑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标志着1812年卫国战争的结束。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后,于1812年12月18日返回巴黎,随即立即开始调集兵力,准备卷土重来。亚历山大一世在1813年1月13日率领俄军出国,与普鲁士、英国等国结盟,形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813年10月16-18日的莱比锡之战中,联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迫使拿破仑撤退。到了1814年1月,联军已渡过莱茵河,战争转入法国境内。在1814年3月31日,亚历山大一世率领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标志着反法同盟在战争中的最终胜利。拿破仑在4月6日发布退位文告,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结束了长达15年的反法战争。
1814年5月3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新国王路易十八在同盟军的支持下登上王位。紧接着,5月30日,俄、英、普、奥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其中对战败的法国相对宽容。为了解决战后的政治和领土问题,反法同盟决定在1814年10月1日召开维也纳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法国革命的影响,恢复封建专制制度,并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地图。在维也纳会议闭幕和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后,亚历山大一世提出了建立神圣同盟的想法,以镇压新的革命和扼杀民族解放运动。
1815年9月26日,亚历山大一世与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和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建立神圣同盟的文件。这一同盟实质上是俄、普、奥三国君主为了镇压新的人民革命而订立的特种互助条约。在反法战争中,亚历山大一世在维护欧洲封建秩序和压制欧洲革命力量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俄国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1825年12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探望有病的皇后途中,得了伤寒热症,于塔甘罗格突然逝世。
近代改革
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地处欧洲东部边陲半亚洲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
封建农奴制。由于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面对严重危机,1861年,皇帝
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
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发展成近代资本主义强国,成为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是这次改革不够彻底,保留了一部分封建残余。
衰变灭亡
1905年
日俄战争的失败使得民众对沙皇制度的不满大增,在首都
彼得格勒发生了大规模的民众的反战请愿,由于军警擅自开枪镇压造成了所谓的“
流血星期日”,此事件成为了1905年全俄大革命的
导火索。此次革命虽然成功被镇压,然而严重撼动了沙皇的威权。并且也使得改革迫在眉睫。于是沙皇启用
斯托雷平进行改革,斯托雷平上任后推行土地改革制度并严厉镇压农民运动,尽管颇具成效,可惜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爆发,俄国联合英法加入
协约国阵营对德奥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爆发“
二月革命”,沙皇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的专制统治被推翻。
1917年俄罗斯
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建立了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它与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
苏维埃同时存在。因此它是一次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俄罗斯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
世界大战,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并且大肆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布尔什维克党在8月确定了
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
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917年11月7日晚9时45分,随着停泊在俄罗斯首都彼得格勒附近的军舰“
阿芙乐尔”号的几声炮响,
起义军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
冬宫发起了总攻。最终,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俄国“
十月革命”。
疆域
统治范围
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大洲(1799—1856年间一度在北美
阿拉斯加建立了殖民地),面积达到2288万
平方公里(1914年),略小于
北美洲,
远大于南美洲,是当时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
大英帝国,其领土东起
白令海峡,囊括整个
西伯利亚和
东欧平原,西抵
波罗的海,南至
高加索山脉、
里海和
兴都库什山脉,隔阿穆尔河(
黑龙江)和
乌苏里江与中国相望,陆上与
李氏朝鲜(1910年前)、
日本帝国(1905年后)、中国(1912年前为
大清帝国、1912年后为
中华民国)、
阿富汗、
波斯(
伊朗)、
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
罗马尼亚、
奥匈帝国、
德意志帝国、
瑞典、
挪威等国家或地区接壤。
俄国面积辽阔,地跨十个时区(东二区至东十二区)。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总面积2288万平方公里,面积为欧亚两大洲面积的42%,占整个地球面积的1/22,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6。
随着
瑞典在
大北方战争中失败,
哈米纳条约在1809年9月的签订,芬兰作为一个自治
大公国被并入了俄罗斯帝国。
沙皇作为一个立宪君主,通过他的政府和芬兰当地的
参议院来控制
芬兰大公国,牢牢地掌握着
任免权。
行政区划
全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2288万
平方千米,人类史上仅次于
大英帝国和
蒙古帝国。最东曾占据
阿拉斯加(1867年卖给美国),
势力范围广大。为了更好地管理,俄罗斯分成了81个省、20个区及1个自治区。
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政治疆界大致和
东欧平原的
自然边界一致,但在此之外它还占有芬兰会议王国以及波兰会议王国。它的北界达到了
北冰洋以及北冰洋中的诸岛。
俄罗斯帝国的
乌拉尔山以东部为其亚洲北部的领地,
西伯利亚以及其南部的草原。
俄罗斯帝国的亚州部分和欧洲部分以
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以及
里海—
高加索山脉为界。南界达到了
黑海东南岸以及高加索山脉。西部边界在传统意义上从
科拉半岛途经
波罗的海直到
多瑙河河口,包含了俄罗斯所占有波兰的部分。西边邻国有
普鲁士王国,
奥地利帝国,以及
罗马尼亚。
附属国
俄罗斯帝国的
附庸国和
保护国,有
布哈拉汗国,
希瓦汗国和1914年后的
图瓦(
唐努乌梁海)等。俄罗斯帝国的亚洲部分占了11个省,17个区和一个自治区(
萨哈林岛)。而除俄罗斯本土外,还有另外8个省在芬兰,10个省在波兰。俄罗斯帝国的欧洲部分拥有59个省和一个区(顿河区),战争部长对顿河区拥有
管辖权;其他的省有自己的省长管理当地政府。
此外,通常在几个省的省长之上还设有一个秘书长,秘书长一般拥有调动自己管辖范围内军队的特权。1906年,俄罗斯帝国已经在
芬兰、
华沙、
维尔纽斯、
基辅、
莫斯科和
里加设有秘书长。较大的城市(
圣彼得堡、
莫斯科、
敖德萨、
塞瓦斯托波尔、
刻赤、
尼古拉耶夫、
罗斯托夫)还有独立于省的,它们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这些城市中总警监相当于省长。
政治
政体
根据欧洲王族家谱年鉴的记载,俄罗斯帝国在1910年时实施的是普鲁士式的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个政体建立于1905年10月,并且作为过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体。然而在这天以前,俄国
沙皇的权力是专制而且无限的。
在十月宣言修法和第一帝国
杜马开始后(1906年4月27日),专制这个字就被谨慎地保存著,但是权力已转为有限的程度。然而这种政权并没有办法成为有意义的宪法,因为还缺少了议会单位。但是无限专制却给了自我限制专制体系一个空间,无论将会永久专制,或是只按
独裁者的意见统治及行事,都只会增加各党间的冲突而已。那么,当前看来,俄国的政府系统最好定义为专制皇帝下的君主权力有限体制。
彼得大帝在1721年时改称自己为皇帝,并且宣布自己为全
俄罗斯的皇帝。之后的统治者也一直延用这个名称,一直到1917年
二月革命被推翻为止。
俄罗斯的君主在1547–1721年间一直使用
沙皇这个称号,但之后都是使用皇帝这个名称,只是在中文
半音半意的译法下,还是称其为
沙皇。
皇帝的权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两项规定所限制,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现有的体制。教宗保罗一世认为,皇帝和其配偶都必须是
东正教教会的成员,而且必须要遵守
继承权法(PaulineLaws)的规定。但是到了1905年10月17日,情况就改变了,皇帝自愿限制他的立法权力。他认为在没有经过帝国杜马(一个自由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无法通过成为法律。虽然在1906年4月28日时出现了与上述
道德责任相关的法律,并且和
组织法一起扩增,但同时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马的权利,并且他也行使了这项权利。
内阁
为了改革
中央机构,
彼得一世在1711年2月出征
土耳其前夕颁布了组建参政院(Сенат)的诏令.参政院取代大贵族杜马成了一个完全受监督的国家最高
权力机关和沙皇的驯服工具,它的建立对
专制制度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1905年10月18日起的法律规定,用作支持沙皇的最高议会被建立,并在
政府首脑的名义下,设立了俄国首相。俄国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它们的部长组成,各部长并列在下:
皇家法庭法官;
外交部长;战争部长;海军司令经济部长;工商业部长(1905年创立);国务部长(包括保安,医疗,审查及出版,邮政及通讯,涉外领土事务,事务统计);农业部长;交通部长;司法部长;教育部长。
议会
根据1906年2月20日制定的法律,帝国议会和帝国杜马合并成为立法的
上议院,并且皇帝的立法权从这个时候开始只有和两议院合作才能正常运作。
帝国议会,产生了196个席位,其中有98个由皇帝提名,剩下的98人则是由选举产生,而且总理也是其成员之一。关于这些当选议员,其中有3人是希腊正教的僧侣神父,另外3人是负责掌管教区或世俗职务的白神父,剩下的18人是贵族,6人是大学或科学学院的成员,以及6人来自商会,6人来自工业局,18人来自有地方自治局的政府,其余16人则无,并且有6位来自
波兰。然而当立法单位和杜马合作后,该组织的提案却很少被实行。
建立于
彼得一世改革的俄罗斯参议院(Правительствующийсенат,PravitelstvuyushchiSenat,iedirectingorgoverningsenate)的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而它巨大的功能是由其分开的部门的职务组成的。它是拥有
否决权的最高机构;是帝国的会计部,也是
政治犯的最高法庭;而且它还有一个部门起着同
英国纹章院类似的功效。它还对帝国所有机关发生的争论拥有
裁判权,特别是对中央代表和
地方选举出的机构之间的矛盾。最后,它还颁布新的法律,一个理论上的功能赋予了它同
美国最高法院相同的权力:拒绝实施与
基本法律相抵触的措施。
帝国杜马或是英制杜马(杜马帝国)组成了俄罗斯国会的
下议院,共有442个席位,并且拥有极度复杂的选举方式。这些会员的工作是争取占了其中压倒性多数的富裕人家支持,尤其是地主阶级,并且代表俄罗斯人民发声。除了
中亚之外的每一个省,都会推举出几个成员,并且他们大多来自大城市。然而这还不表示他们能成为正式议员,他们还必须通过由
农民、公民和
地主阶级的决选才能正式出任。然而当代表团代表较弱势的业主出席时,那些富有的业主们将会亲自上阵,公民(都会人士)则是依照课税财产被分成两类,并且被选为省代表团的成员,农民则是由小行政区的代表团所代表。工人阶级则是以特别的方法对待,如果不是每个工厂任用50个员工,则是选出一个或以上的代表参加
代表团。
在代表团里他们进行了秘密的过半数获胜选举,
优胜者可以代表其参加杜马英制议会。自从这些人形成了保守势力(下议院和公民),
改革派的人得已拥有从各阶层政府推选出一个人参加代表团的权力。因此如果杜马拥有一些激进份子,那是因为他们享有了七个大城市的特殊
专营权,分别是
圣彼得堡、
莫斯科、
基辅、
敖德萨、
里加和波兰的
华沙和
罗兹。然而地方会直接选出杜马的成员,虽说他们的选举是依照应税财产而有所区别的,并且如此一来会给有钱人家一些优势,以及选出相同数量的代表。
教会
最神圣的
主教会议(1721年成立)是
俄罗斯正教会的最高政府机关。这是一个由世俗检察官主持,代表着沙皇,以及
莫斯科、
圣彼得堡、
基辅三个大城市和
格鲁吉亚的大主教,另外还有轮流任职的主教。
法律
1767年叶卡捷琳娜还亲自为
法典委员会编写了《圣谕》她引用了大量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圣谕》中充满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词汇这是叶卡捷琳娜将自己的民主思想实施到法律中的一次伟大实践。体现了女皇在执政初期想要在俄罗斯推行民主政治的决心。
国家象征
1721年
彼得大帝登基后,俄罗斯帝国的国旗曾长期是罗曼诺夫皇室的皇帝私人御旗—金底黑色
双头鹰,19世纪末,
尼古拉二世才将国旗更改为现有样式。该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
俄罗斯帝国
幅员辽阔,国土跨
寒带、
亚寒带和
温带三个
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
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
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
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
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
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
人类文明的贡献。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
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
泛斯拉夫颜色。1917年
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
三色旗。
在
东罗马帝国日趋灭亡的过程中,俄罗斯将双头鹰图案引入自己的国徽。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
拜占廷帝国的
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后,将双头鹰图案放进
俄罗斯国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罗马。
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
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
欧亚两个大陆交界处,它一头望着西方的欧洲东南部,另一头望着东方的
亚洲西部地区,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在俄罗斯的
国玺上出现,直至1918年。
外交
与中国清朝
早于17世纪,俄罗斯已积极向
远东扩张,并与中国清朝发生冲突。中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
尼布楚条约》《
布连斯奇条约》和《
恰克图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罗斯的扩张野心。
1858年5月,俄罗斯乘
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际,俄罗斯以武力威胁
清政府签署《
瑷珲条约》,以
黑龙江为边界。1860年签订的《
中俄北京条约》,俄罗斯帝国更把整个
外满洲(包括
库页岛)吞并,并获得
海参崴这个
不冻港,以扩展其于西
太平洋的影响。
另一方面,俄罗斯亦企图将势力染指
库页岛及
千岛群岛,与日本展开争夺。1875年5月7日,日本与俄国签订《
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俄罗斯将所占的千岛群岛给予日本,换取日本所占的库页岛南部。
1858年至1911年,俄国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界约,又伙同英国对中国
帕米尔地区进行了两次私自瓜分,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纳入其版图,策动
外蒙古与中国分离,并武装侵占了
江东六十四屯、唐努乌梁海(1944年被正式并入俄罗斯)等地区,共计使中国丧失了33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9世纪末期,俄罗斯向
清廷租借
大连,成立
关东州。俄国亦藉得到了
东清铁路的建筑权对内
满洲(即东三省)进一步侵略,意图建立所谓“黄俄罗斯”。旨在将土地广袤,人口稠密的内满洲也转变为俄国的
殖民地。此为俄国远东大战略的最终目的。1900年的
庚子俄难(即俄国加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制造
海兰泡惨案、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外交事件,洗劫内满洲诸多城镇)之后该战略的实施步伐被大幅度的加快。但由于俄国在1905年的
日俄战争中败于日本帝国,并且本国也爆发革命,该项
战略计划遂成画饼。
俄罗斯在北美洲亦曾经于1787年占有土地,但在1867年将其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卖给
美国,即当代的
阿拉斯加州。
与中亚国家
在中亚方面,俄罗斯最早向中亚的活动,是
彼得大帝时代,当时已向
希瓦汗国扩张。在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在伊格纳契夫怂恿下,向中亚扩张。由
咸海出发。前往希瓦汗国与
布哈拉。这二国成为附属国。1864年,攻打
浩罕与
塔什干。1877年,占有全中亚。沙俄还企图通过支持
浩罕汗国的侵略者
阿古柏染指新疆,并出兵攻占了伊犁,最后在
左宗棠击败
阿古柏、且
曾纪泽坚决交涉的情况下“恋恋不舍”得离开了伊犁,但还是割走了中国在
新疆的不少领土。
文化
文学
彼得一世时期的文学仍然是新旧杂陈,具有过渡性质。沙费罗夫和费奥方·普罗科波维奇的政论反对守旧,宣传开明
君主专制,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
社会矛盾和动向。30年代在彼得改革的基础上兴起的
古典主义,是此后将近半个世纪中
俄罗斯文学的基本流派,表现了
启蒙主义同中世纪思想原则之间的斗争。
康捷米尔的讽刺诗着重批评20至30年代社会上的愚昧主义流毒和封建
等级观念,到50年代还在广泛传诵。罗蒙诺索夫写颂诗褒扬开明君主,赞美
科学文化造福人类。他使
文学体裁和语体规范化,并将音节体诗改为更适合俄语特性的音节和重音并重体诗,对统一的俄罗斯
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8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讽刺杂志盛行,其中最突出的是诺维科夫 主编的《
雄蜂》 和《画家》。70年代末,杰尔查文的颂诗开始问世。他把讽刺与歌颂、批判与肯定结合起来,又把“鄙俗”的日常生活引进诗中,从而多少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模式。
冯维辛在其优秀喜剧《纨袴少年》中虽然还遵守“
三一律”,却深刻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和
寄生性,点出农奴制是俄国的万恶之源,向
现实主义迈进了一步。
18世纪末叶,在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下,
感伤主义在俄国勃兴,反映了1773至1775年
普加乔夫起义后贵族的忧伤情绪。其倡导人卡拉姆津(1766-1826)打破古典主义的禁忌,将卑贱者的形象引入文学,在《苦命的丽莎》(1792)中写一个农家姑娘和贵族青年相爱,最后见弃自杀。小说着力渲染人物的内心感受,格调新颖,语言清雅流畅,发表后风行一时。
受1812年反
拿破仑战争胜利引发
民族意识高涨和社会动荡的影响,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变化较快,带有新旧交接的性质。
克雷洛夫的寓言和
格里鲍耶陀夫(1795-1829)的喜剧,虽然遵循古典主义的诗艺规范,但所展示的俄罗斯社会冲突、情节、形象和生动语言,已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感伤主义迅速为
浪漫主义所取代;茹科夫斯基和
巴丘什科夫(1787-1855)等的诗歌脱胎于卡拉姆津,追求内心自由和谐,流露出悲观遁世情调;
雷列耶夫(1795-1826)和
马尔林斯基(1797-1837)等十二月党人的诗歌和小说更多继承
拉季舍夫的传统,洋溢着反对暴政和争取自由的革命思想。
大约自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1825年
贵族革命的失败和专制农奴制统治的强化,俄罗斯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又很快让位给以强调冷静客观地观察和描写生活、要求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人物为主要特征的现实主义。原来和十二月党人一起同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普希金,从这时起先后创作大量现实主义的戏剧、小说和诗歌,他因此被尊为俄罗斯
近代文学之父。稍后的莱蒙托夫首先是个浪漫主义诗人,果戈理也起步于浪漫主义并始终保持着浪漫气质,但前者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及后者的剧作和小说都是严峻的现实主义之作;他们分别从心理分析和幽默讽刺两个不同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巩固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家别林斯基主要通过对这三位作家创作的分析评论,为现实主义(当时叫
自然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之从此成了半个多世纪里俄罗斯文学的主潮。此后涌现的
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小说、诗歌、戏剧巨匠。当时属于或接近这个主要流派的,还有杜勃留罗波夫和
皮萨列夫的评论著作,丘特切夫、
柯里佐夫和尼基金的诗歌,以及
皮谢姆斯基、格里戈罗维奇、列斯科夫、格·
乌斯宾斯基等的小说、特写。
音乐
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代表人物有:别列佐夫斯基、博包尔特尼扬斯基、帕什克维奇、福明、汉多什金等。他们的创作共性是对俄国民间生活题材的关注,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歌剧最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创作面貌。代表作品有:索科洛夫斯基的《磨工-巫师、骗子和媒人》,京斯基和帕什克维奇的《善有善报》,福明的《马车夫》等。
19世纪初的俄国音乐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倾向。歌剧题材偏好童话和民间传说,追求豪华的舞台效果,音乐充满多愁善感的情调。30~40年代,
米哈伊尔·格林卡的创作标志了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的确立。格林卡吸取了欧洲古典和
浪漫乐派的成果,钻研了俄国的民族
民间音乐,将专业的音乐技巧与质朴的俄国民间音乐结合,使俄国音乐文化提高到欧洲先进水平,奠定了俄国
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他的爱国主义的歌剧《伊万·苏萨宁》(原名《为沙皇献身》)和神话歌剧《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雅》以及用A.C.普希金诗谱写的声乐
浪漫曲《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夜晚的和风》等成为俄国音乐典范之作。50年代末和60年代,随着
社会运动和进步思潮的高涨,俄国音乐文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在音乐演出活动和专业音乐教育方面,鲁宾斯坦兄弟作出了卓越贡献。1859年在圣彼得堡,鲁宾斯坦'、鲁宾斯坦创建了
俄罗斯音乐协会。鲁宾斯坦次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分会。他们广泛举行交响音乐和
室内乐音乐会,开办音乐训练班。后来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圣彼得堡和
莫斯科音乐学院。
处在同一时期的柴科夫斯基则重视
音乐艺术的
思想性和
民族传统方面,他和
强力集团并无多少差异,但是在创作实践上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80~90年代在沙皇专制高压政策下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苦闷心理;作品的音调更多来源于城市歌曲;创作领域扩大,涉及了几乎全部
音乐体裁和形式;作曲技术更加全面和完善。他的作品交织着
戏剧性冲突、抒情性表白和风俗生活的描写,委婉的旋律,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染。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
悲怆》),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一钢琴协奏曲》,
D大调《
小提琴协奏曲》,歌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和《
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
睡美人》和《
胡桃夹子》,《第一弦乐四重奏》,
钢琴三重奏《悼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及声乐浪漫曲《祝福你们,森林》、《是白日笼罩吗?》等。
19世纪末以来,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本国的传统和外来的影响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多样的创作风格和个性。19世纪以来,俄国音乐
表演艺术蓬勃发展,建立了俄国学派,涌现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有歌唱家O.A.彼得罗夫斯特拉文斯
夏里亚宾'、夏里亚宾、涅日丹诺娃、索比诺夫、叶尔绍夫,钢琴家 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
小提琴家格尔日马利,大提琴家达维多夫,指挥家S.
库谢维茨基等。
美术
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
19世纪上期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
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
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
形式主义和
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
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
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 、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
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
科技
1860年后的
铁路规划和建设对于俄罗斯帝国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央机关和贵族阶层们基本垄断了决策,但地方氏族阶层为铁路的建设提供了需求。地方的贵族、商人和企业家畅想“从地方到帝国”的未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时常与其他城市竞争,由此也为帝国的经济做出了贡献。
俄国军队在19世纪80年代在中亚修建了两条主要铁路:高加索铁路,连接
黑海海滨的
巴统和
里海海滨的
巴库;外里海铁路,由里海海滨的
克拉斯诺沃茨克起始,直至
布哈拉、
撒马尔罕和
塔什干。两条铁路为帝国的商业和战略需求服务,同时促进了
人口流动。
民族
20世纪初俄国共有200多个民族,使用146种语言和方言。但国家居民的主要部分(近80%),由大俄罗斯人、
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
波兰人和犹太人五个
民族构成。大俄罗斯人占国家人口的43%(5570万人);乌克兰人(或称小俄罗斯人)占18%(2240万)和白俄罗斯人占4.7%(590万),这三个
俄罗斯民族(1917年革命前,“全俄罗斯人”这个术语包括三个主要的东斯拉夫民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人口加在一起共占全国总人口的68%。
社会
社会阶层
俄罗斯帝国的俄罗斯人被分为四个等级:贵族、商人、
哥萨克和
农民。而高加索人,鞑靼人等
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外籍人。在俄罗斯人中81.6%的人是农民,9.3%的人是商人,6.2%的人是军人,只有0.9%的人是贵族(0.6%)和
神职人员(0.3%)。在8800多万农民中,有一多半是农奴,剩下的则是被限制在土地上的农民(绝大多数)和自由的农民(少数)。
农奴制度
俄国
农奴制创立于16世纪,在17世纪中期(1647年)成为了法律条文。在1861年的改革后,俄罗斯帝国废除了农奴制。从农奴变成的农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这些土地只是被分给了
农村公社,一个管理这些耕地所有权和税款的组织。如果想切实的拥有耕地,农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
赎金”。而在那时候,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去给别人干短工来赚取“赎回”土地的钱。不过在向沙皇交了这笔钱之后,新生的农民也就正式的成为了农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这笔钱很高,因为是先由
沙皇付给地主赎金,所以农民直接把钱还给沙皇,而后者要求的
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对地主经济上的补偿理由并不是土地,而是他们损失了应该为其
义务劳动的农奴。不仅如此,很多地主还盘算着如何减少以前自己地上的农奴可以分得的已经少得可怜的土地,比如剥夺他们最需要的部分:农奴小屋周边的
牧草地。其结果就是自由身的农民依然需要为以前的主人干活,借此来偿还赎回土地的费用。
宗教
俄罗斯帝国的国教是
东正教,
沙皇是其领袖,同时还保有最高保护者的称号。沙皇虽然能够进行任命与去职,却不能修改教条及教会传授的内容。东正教在宗教意义上的
领导机关是最神圣主教会议,这一会议在宗教事宜上享有极大的权力。理论上所有
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但对于犹太人则有一定的限制。
历代君主